武漢肺炎索賠再添新案 官方“滅聲”不遺餘力


2020.07.31 10:35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AP_20098854628069.jpg 2020年4月8日,冠狀病毒大流行,在武漢市恢復列車服務之前,警察在漢口火車站外。(AP)

 

近日,武漢再有新冠肺炎受害者家屬採取法律行動,要求當局賠償。但當局打壓手段嚴厲,家屬不堪壓力只好選擇 “封口”。

徐敏的父親今年1月發病,兩個多星期後確診感染武漢肺炎,送到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分院,可是住院短短4天后就不治去世。

“新冠肺炎索賠法律顧問團”成員楊佔青引述徐敏說,醫院除了吸氧根本沒有爲她父親提供任何治療。每當想起父親最後的日子,徐敏都感到痛心。

 



楊佔青:“醫院在走廊裏加了一個牀,並且不允許家屬照顧。她從她父親得到的信息是,醫院的人非常的多,醫護人員根本沒有任何的照顧,並且大小便也要在牀上解決。因爲他戴着吸氧的面罩,沒辦法上廁所,也沒有人照顧。她非常痛心,但是又沒有辦法去幫助她父親護理。”

徐敏決定狀告武漢市政府和湖北省政府。楊佔青說,徐敏走到目前這一步經歷過許多猶豫,一般律師不願代理這種維權案,而社區給受害者推薦的律師卻又一面倒維護當局。

 

 2020年7月20日,徐敏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爲父親病逝向政府索賠。(楊佔青獨家提供)
2020年7月20日,徐敏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爲父親病逝向政府索賠。(楊佔青獨家提供)

楊佔青:“無論是否成功,只要維權、只要網上發聲都遭到騷擾打壓。那她自己要不要爲死去的父親發聲?若維權,警察和社區會怎樣打壓騷擾她,她能否承受,最終能否維權成功?這些問題沒有人能給她一個確切的答案,她也很難下定決心,所以會出現猶豫搖擺。”

徐敏本想低調維權,但法院遲遲不立案,才改變初衷接受媒體採訪,卻又觸動了當局的神經。

楊佔青:“但她決定接受媒體採訪的當天,就收到十幾個不同國外媒體的採訪。這樣的電話記錄很可能被警方監控到,但不知道警方有沒有電話威脅她。她後來沒有再接媒體採訪電話,我們就擔心她安全,問她情況,她說社區找她家裏了,再接着她就沒有再反饋信息,很可能被強迫禁止接受媒體採訪。”

與徐敏有類似遭遇的另一武漢人張海上個月對當局提出訴訟,要求賠償約200萬元人民幣,成爲中國第一起疫情受害者家屬索賠案例。他強調,要與當局周旋,擁有強大的內心很重要。

張海:“我們是受害者。這是一個爭議的事情,因爲它們(當局)心虛,纔會打壓這些武漢的家屬,纔會去嚇唬人家,恐嚇人家。它們的意思是說,境外的媒體都是反華的。那我想問它們,國內的媒體不反華,爲什麼不報道真實的情況?”

張海說,自從公開發聲,武漢政府對他軟硬兼施,除了派人上門騷擾,也曾試圖勸他回心轉意。但他強調,就算被扣帽子,甚至失去自由,都會勇往直前。


記者:高鋒  責編:許書婷、何平  網編 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