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疫苗來自中國 智利確診率爲何不減反增?

大規模接種中國科興疫苗的智利,近來確診病例數不減反增,重新回到全國封鎖的緊急狀態。本來應該是世界疫苗接種率優等生的智利,到底發生了什麼?分析認爲,在這場中國疫苗外交危機的背後,是拉美國家對國際援助的需求、中國對扭轉疫情敘事的野心,以及智利政府的“豪賭”。
智利疫情危機 -- 施打了上千萬科興疫苗之後
4月13日,智利政府公佈了令人緊張的疫情數字。智利衛生部證實,該國的重症監護病房(ICU)處於“危急狀況”,因爲97%的牀位已被新冠病毒重症患者佔用。
根據官方數字,過去14天,智利新冠肺炎的確診數增加了11%,當日確診人數紀錄甚至超過去年六月疫情最糟時的數字。在這個太平洋邊人口不到1900萬、最富有的拉丁美洲國家,新冠疫情已造成超過100萬人感染,近25000人死亡。
“如果目前的措施仍沒有讓疫情數字下降,我們將不得不採取其它措施。”智利衛生部長帕里斯(Enrique Paris)在13日的記者會上說。今年四月初,智利政府宣佈重新關閉邊境、全國進入封鎖狀態。
讓外界更感到困惑與擔憂的是,智利是新冠疫苗接種率世界排名第三的國家。自二月開始大規模施打至今,已有740萬人至少接種一劑疫苗 ,占人口的39%,其中481萬人已接種兩劑。智利93%的疫苗是來自中國的科興疫苗(Sinovac),其它則爲美德研發的輝瑞疫苗(Pfizer)。
如今疫情再次肆虐,人們困惑地問:智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智利人: “我們正在經歷最糟的疫情”
“我們正在經歷疫情以來最糟的情況,彷彿一切又重新來過,但更嚴重的是,我們正要進入冬季。”84歲與82歲的雷克夫婦住在距離智利首都車程約一個半小時的靠海城鎮比尼亞德爾馬(Viña del Mar)。雷克先生(William Lake) 坐在他能夠看到太平洋的海景公寓裏告訴記者,智利自四月開始嚴格執行新的防疫規範: 居民每週只能出門兩次、每次兩小時,且要事先上網申請許可。另外,由於邊境封鎖,智利公民除非特殊情況不得出境。
“我與太太在2月8日接種科興疫苗,我記得很清楚那是週一,我們非常興奮地到一座能容納五萬人以上的大型足球場,政府設立了帳篷讓我們依序施打,只等待了約三十分鐘,施打只花了十秒,一點都不痛,人們的情緒非常高昂。”比起兩個多月前歡慶中國疫苗抵達智利的心情,此時被困在公寓裏的雷克先生感到有些氣餒,“你明白,這個國家正在受苦。”
法新社引述智利大學(Universidad de Chile)的最新研究發現,科興疫苗的保護力並不高。研究指出,僅施打一劑科興疫苗的28天內,保護力僅爲3%。接種完兩劑科興疫苗兩週內,保護力上升爲27.7%;兩週後,預防新冠病毒的有效率爲56.5%。
這個數字與巴西日前針對科興的臨牀實驗結果54%非常接近。相較之下,輝瑞疫苗的保護力在多國研究的結果都在95%左右。
“打到輝瑞疫苗的智利人會說自己像中了彩票,感謝主,我打到了。”住在首都聖地牙哥的26歲小說家莎夏·漢尼格(Sascha Hannig)告訴記者,疫苗種類是由政府安排,但當她60歲的母親打上了輝瑞疫苗,家人們爲她熱烈的祝賀。“人們多少有這種感覺,中國製的產品不是最有效的……,我想這種負面觀感在科興疫苗效力低的消息傳出後,會更加惡化。”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4月10日坦言,中國疫苗保護率低。他還建議採用幾種疫苗交替的接種方式提升效力。這段發言引起國際關注,高福次日在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上澄清自己被媒體“誤解”,他說世衛組織對新冠疫苗有效性的要求是50%以上,而他只是提出改進的建議。
智利政府也出面爲中國疫苗的保護率背書。智利科學部長庫夫(Andres Couve)說,科興疫苗在防止住院及重症上的保護率達到83.7%。智利政府仍將繼續施打科興疫苗,目標在2021年上半年爲1500萬人、即80%的人口接種,實現羣體免疫。
中國疫苗外交的野心 拉美“沒有選擇的選擇 ”
中國醫藥公司生產的科興疫苗採用的是傳統的“滅活疫苗”技術,向人體注射已殺滅的病原體,誘導免疫產生;而美國的輝瑞及莫德納疫苗則屬於新的“核醣核酸疫苗”技術,抽取病毒內部分核糖核酸編碼蛋白製成疫苗。
科興疫苗雖然保護力較低,但能在常規冰箱下保存,運送方便,因此在沒有足夠低溫儲存設備的發展中國家能更有效地使用 。莫德納疫苗須存放在攝氏零下二十度,輝瑞則需攝氏零下七十度。
“中國在疫苗外交上看見一個非常獨特的機會,”美國非營利組織“美洲對話”(Inter-American Dialogue)亞洲與拉美項目主任瑪格麗特·邁爾斯(Margaret Myers)告訴本臺,“首先,中國一直在努力塑造形象,確保自己不會被國際指責爲大流行的罪魁禍首。這還是中國向拉美國家展示新興技術的機會,以及用疫苗向臺灣的邦交國巴拉圭施壓等等。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中國在這個區域做的事情,常被拿來與美國做比較。”
隨著疫情在中國獲得控制,中國已向53個國家提供免費疫苗樣品,並向至少22個下單的國家出口疫苗。今年二月,當大規模的中國疫苗抵達拉丁美洲的智利、巴西、祕魯、哥倫比亞、厄瓜多和玻利維亞等國,中國官宣還大肆批評美國等“富裕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疫苗需求不作爲。
地球的另一端,祕魯電視臺直播著祕魯總統捲起袖口施打中國疫苗的畫面;智利總統皮涅拉(Sebastián Piñera)則讚揚中國疫苗讓智利人在大流行中看見覆蘇的希望。
邁爾斯分析,對拉美國家來說,中國的疫苗外交更像是一種“沒有選擇的選擇”。“就像拉美國家非常渴望投資,中國投資者就捧着錢站在那裏;在疫苗上,拉美人對發達國家的疫苗感興趣,但遲遲沒有辦法獲得……,而中國與俄羅斯就拿着疫苗站在你的門邊。”
醫療外交 中國在拉美的形象危機控管?
研究發現,拉丁美洲能快速拿到中國疫苗及醫療援助,與過去十幾年中國在當地的投資經營、鞏固政商網絡密切相關。中國對拉美國國家的直接投資自2006年以來逐年快速增長,在34個拉美國家中,有19個國家已經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中國在當地帶來的就業機會及經濟增長,也讓拉丁美洲國家對中國的正面觀感在過去幾年上升。以智利爲例,2019年權威民調機構CADEM針對中國和美國在智利的形象做調查,對於“中美誰是智利更好的貿易伙伴?”這個問題,51%的受訪者選擇中國。智利人對於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好感度高達61%,對當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僅30%。
“新冠大流行已經極大地反轉了這種情況。”智利天主教大學(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Chile)政治學助理教授烏迪內斯(Francisco Urdinez)一直在追蹤中國在拉美影響力,他告訴本臺,在一份去年由他主持、針對拉美七國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墨西哥、哥倫比亞、巴西和祕魯的調查發現,中國的正面形象大幅下降。
“反中的情緒大幅上升,這個調查結果讓我非常震驚。大規模的口罩、測試紙、呼吸器捐贈並沒有對中國在拉美的形象產生積極影響。調查結果發現,一般民衆會把中國跟疫情起源國、病毒等較負面的詞彙連結在一起。”烏迪內斯說,上述調查是在去年五月,疫情開始在拉美國家爆發一個多月後進行。他正在等待新一輪民調結果出爐,幫助判斷中國“疫苗外交”是否扭轉了中國的形象。
坐在他位於聖地牙哥市中心的小公寓裏,烏迪內斯和其他在智利的受訪者一樣,都開始對封鎖感到疲憊。
“事實是,智利政府並沒有做好溝通,告訴民衆需要在第二針後,再等待兩週纔有免疫力。第一針疫苗接種時是智利的夏天,很多人就開始恢復正常社交、度假,這也導致了一個重大的(疫情管控)失敗。”他提到,2021是智利的大選年,智利當局在中國疫苗上下了很大的賭注,“疫苗的效果不僅關乎疫情控制,也關乎當權者的政治生命。”
(記者:唐家婕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