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高峯已過? 專家:新冠海嘯正在農村醞釀
隨着中國農曆新年臨近,大規模的返鄉人流引發輿論對農村地區疫情突發的擔憂。不過,中國官方本週四卻宣佈,各省已經度過了發熱門診、急診和重症患者"三個高峯"。這種說法可信嗎?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本週四(1月19日)就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問題舉行新聞發佈會。衛健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在答記者問時宣稱,中國已經度過了“三個高峯”:“首先就是我們全國和各省已經度過了三個高峯,這三個高峯就是發熱門診高峯、急診高峯和重症患者的高峯,都已經度過。”
郭燕紅表示,中國全國發熱門診就診人數在2022年12月23日達到峯值後持續下降,到1月17日,較峯值下降了94%,回落到12月7日前的水平;全國急診就診人數在1月2日達到峯值後持續下降,到17日較峯值下降了44%;全國在院陽性重症患者人數在1月5日達到峯值後持續下降,17日較峯值數量下降了44.3%。
專家:聲明只是配合政治需要
不過,中國官方疫情統計數據一向被外界質疑不可信。美國前沃爾特•裏德(Walter Reed)陸軍研究所病毒學研究員林曉旭博士就告訴本臺,中國有關“三個高峯”的聲明只是官員們在完成預定的政治任務而已。
他說,“它是趕緊趕在新年之前推出這麼一個消息,也想爲它後面(鋪路)。因爲它新年還要出來高調強調國家的欣欣向榮啊,它還要慶祝新年嘛,所以它得配合政治方面的需求。”
林曉旭表示,在目前春運到達高峯的階段,中國鄉村肯定會有更大面積的人羣被感染,更多人出現重症。即便在很多大城市,也沒有明顯看到染疫高峯已過。另外,新冠XBB變種病毒已在其他國家肆虐,按照其免疫逃逸能力來看,XBB也會在中國迅速傳播,成爲下一波最主導的病毒。
“實際上這個高峯根本沒有過,我覺得應該說是持續的在高位平臺期,甚至在繼續往上衝。”林曉旭說。
黃嚴忠:一場新冠海嘯正在中國農村醞釀
就在中國官員宣稱“三個高峯”已過之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週三(18日)在央視播出的節日賀詞中堅稱,中國近三年來對新冠疫情嚴格實行“乙類甲管”是正確的選擇。不過他也承認,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後,農村狀況堪憂。
“我最擔心的是農村和農民,農村醫療設施相對薄弱,因此預防困難,任務艱鉅。” 習近平還表示,老年人是重中之重。
同一天,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全球健康問題高級研究員黃嚴忠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網站上發文,題爲《在中國農村,一場新冠海嘯正在醞釀》。黃嚴忠在文中指出,中國廣大農村的人口老齡化速度比城市地區快。據2020年人口普查,中國超過1.2億60歲及以上的人生活在農村,佔農村人口的23.8%,遠超城市的15.8%;多達83.4%的農村老人患有糖尿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而極易感染新冠。
黃嚴忠還指出,中國農村的醫療系統脆弱,每1,000人中僅有4.95張病牀和5.18名衛生專業人員,約爲城市的一半。很少有鄉村診所配備氧氣罐,甚至沒有氧氣計來檢測病人的氧氣水平。農村的大多數基層衛生工作者接受過的醫療培訓很少,有大學學位的人不超過1%。中國過去三年的“清零”措施更擴大了農村衛生系統的能力缺口,政府對購買發燒和咳嗽藥物的限制導致其供應短缺;村級診所的數量從61.6萬個下降到59.9萬個,村衛生工作者的數量從145萬下降到136萬。清零政策下,中國政府沒有爲推動老年人口接種疫苗和加強針提供強有力的動力。
英國數據將春節期間中國每日死亡人數上修至3.6萬
美國彭博社日前報道,根據英國健康數據分析公司Airfinity修訂後的分析數據,在農曆新年假期期間,中國可能每天將有36,000人死於與新冠病毒有關的疾病,這比原來預估的日死亡人數增加了11,000人,成爲疫情大流行最致命的時期之一。上述研究表明中國疫情爆發的速度驚人,以及缺乏疫情如何傳播的明確信息。該公司表示,此次更新是基於中國地方省份的數據,以及其他實行“清零”防疫的國家首次解除限制後的死亡率數據。
根據預測,中國可能會經歷“一個更長、更嚴重”的疫情浪潮,因爲數百萬人在春節返鄉與家人團聚助長了病毒的高速傳播。該公司專家還表示,預計未來兩週,中國的醫療保健系統將承受重大負擔。由於醫院人滿爲患和缺乏護理,許多可治療的患者很可能會死亡。
Airfinity還估計,自去年12月以來,中國疫情累計死亡人數爲608,000人。而據中國官方報道,在本輪疫情爆發的前五週內,中國住院患者僅有近60,000人因與新冠病毒有關的病例死亡。
中國春節出行21億人次 官方如何應對疫情?
中國今年春運高峯已經開始。官方估計,今年春節假期間的出行人數將達到21億人次,是去年兩倍,但仍僅爲2019年的70%。
面對潛在的大規模病毒傳播風險,如何保護民衆?官媒《中國日報》的報道說,爲了滿足飆升的需求,中國製藥廠商正急於將主要的發燒和咳嗽藥物產能提高兩倍。
不過,有效的外國疫苗和抗病毒藥物卻仍然很難獲得中國官方的批准使用。輝瑞新冠口服藥“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就未能通過談判,納入2022年中國國家醫保目錄。
林曉旭表示,“我覺得中國政府應該抓緊時間分發一些便宜、經濟的藥品,幫助人們預防感染,以及如果真有感染、出現發燒的症狀,儘快地(喫藥)退燒。”
他談到印度當時在面對德爾塔變種病毒衝擊時,就是靠在很多地方發放了伊維菌素(ivermectin)。他說,該藥物在預防方面及感染初期的效果,在一線醫生來看都非常有效,而且該藥相對很便宜也購買得到,中國政府應考慮大量發放。
美國傳染病學會發言人、約翰霍普金斯健康安全中心資深學者阿戴爾賈(Amesh Adalja)博士也告訴本臺,“中國應做的就是在最初就該做的:保證有足夠的重症牀位,使用外國的專利疫苗來保護高危的老年人羣,提供更多的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並教育民衆如何評估風險。”
林曉旭也提醒民衆,面對如此大的疫情風險必須謹慎防範,千萬不要輕易相信當局所說的疫情已過等說辭。
記者:凱迪 責編:何平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