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官员:透明、诚实、主动是提高食品安全关键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层出不穷,也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四月二十七日,美国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针对中国食品安全的研讨会。与会者强调要提高食品安全,政府必须加大执法力度。请看本台记者郭亚萨从现场发来的报道。

美国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在四月二十七号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举办了中国食物安全研讨会: 监管条例的修订和消费者的信任。研讨会提到中国食品安全的问题不仅是监管机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有没有足够的监管机构并且能否严格按照监管法规来执行。而制定有效的监管法规同样重要。

关乎民生的中国的食品安全事故在国内持续发生,从含三氯氰胺的毒奶粉、地沟油、假鸡蛋、到死猪肉、瘦肉精、受污染草莓等等。民众对中国食品及食品监管机制也越来越失去信心。

美国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维维安·霍夫曼说:“中国的农业输入和食品添加剂的市场十分先进,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购买许多农药、食品添加剂来提高牲畜、蔬菜等的产量以及食品的外观,但同时危害了食品的安全。”

圣玛丽大学法学教授刘成林说中国如果要提高食品安全,需要提高地方政府的执行效率:“地方执行的问题,如果地方执行好了食品监管也就好了,因此要加强中央政府的掌控。”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美国经济与贸易事务委员克莱门特·梁说:“政府处理食品安全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要透明、诚实、和主动。包括对所不知道事情的诚实以及勇于承认工作上的不足。”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访问学者傅琳鼓励群众参与到食品安全的监管中来:“这得靠消费者的努力和有关政府部门严格的检查,消费者和食品公司都应该做的更好,有什么问题,消费者和媒体应该说出来,这样别的消费者也会知道情况,食品公司也能做得更好并配合有关的规定和提高食品安全。”

中国最新发布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显示,中国出口商品质量总体上不断提高,2010年中国出口美国的食品合格率为99.53%,出口欧盟的食品合格率为99.78%。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曾在2015年表示,中国出口食品质量多年一直保持在99%以上的合格率。然而,与出口食品合格率形成对照的却是不断爆出的中国国内有毒食品。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郭亚萨华盛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