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鼓勵生育政策失效 人口出生率連續五年下降
中國公佈2021年人口數據,去年末人口達14.12億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爲7.52‰,按年淨增長48萬人,而出生率連續5年下降,爲1949年中共建政以來新低。
中國國家統計局本週一(17日)公佈,2021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爲7.52‰;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死亡率爲7.18‰;人口自然增長率爲0.34‰。根據官方1949年建立政權起的數據,去年新增人口數字爲1962年後最少,若撇除1960及1961年爲建國以來唯一兩次人口倒退,是所有正增長數字中最少,而出生率連續5年下降,也是1949年以來新低。
- 中國鼓勵生育政策失效 去年人口出生率進一步下降
- 人口出生率43年來新低 人口大省河南首次跌破100萬
- 北京人口下跌 兩成人60歲以上
- 官媒要求黨員幹部不得”不結婚生子”
- 專家質疑中國人口數據 實際可能只有12.8億
曾經負責跑中國人口新聞的河北媒體人鄭益民本週二(18日)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官方公佈的人口數據,往往按照領導人的意思,服從政治需要,因此只能作爲參考,實際情況也許更糟糕。他說:
“中國的統計數字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些數字是給誰看的,原來在單位的時候也經常接到做統計的工作,反正是政府撥款做。找幾個大學生以實習的名義開始寫,有時候大致上數字差不多就算完成了,就可以了,有時候上級會交待說這是給領導看的數據,要做得好看一點。這數據就要做得好看一點。”
老齡化問題比出生率問題更嚴重
根據官方公佈,2021年,男性人口7.23億人,女性人口6.89億人,總人口性別比爲104.88(以女性爲100)。從年齡構成看,16至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82億萬人,佔全國人口的比重爲62.5%;60歲及以上人口2.67億人,佔全國人口的18.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億人,佔全國人口的14.2%。
鄭益民說,中國出生率下降與政府推行的計劃生育政策有關。他說:
“現在出生率低,我覺得他會把出生率調高一些,過去計劃生育時出生率高,他就調低一些,這跟地方政府有關係。中國近年出生率下降不是一個最主要問題。中國老齡化問題其實比出生率問題還要嚴重。”
統計顯示,去年中國新出生人口數僅略高死亡人口數(1014)。這是自1958年前,死亡人口數首次接近新出生人口數。以此推算,中國的總人口已開始下降。對此,《紐約時報》報道,這是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以及社會和經濟條件,導致中國女性推遲或完全放棄生育的結果。
對此,鄭益民說:“出生比例只比死亡率高出千分之六點幾,其實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而今年還有一個特別情況,這兩年疫情所導致的人口的死亡率到底是多少,我們到現在不得而知。”
中國的出生率連續第五年下跌,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時說,2021年的出生人口數量和生育率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同時也是中國人口出生和生育變化趨勢的基本反映。
姜全保說,“2015年到2020年的出生人數分別爲1655萬、1786萬、1723萬、1523萬、1465萬和1200萬。在2016年至2018年,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存在較大比例的高齡孕婦生育現象,短期內二孩生育數量和比例增加,使得出生人口數量短暫上升,但全面二孩政策效應很快釋放完畢。”
出生率下降與計劃生育政策有關
關注性別歧視的中國民間機構北京益仁平中心聯合創辦人陸軍對本臺表示,相對於14億人口的中國,去年人口淨增長僅48萬,幾乎可稱之爲人口負增長。完全可以預見下一年的中國人口將步入負增長。他說:
“如果考慮到中國政府歷來可在統計數字上做手腳,注入水分,那麼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到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中國的人口可能已經進入了負增長。當然人口增長的放緩對於全人類來說是絕大部分國家所面臨共同的課題。”
陸軍說,以中國的實際情況看,導致中國出生率下降的更大原因是實行了三十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紐約時報》說,新生人口急劇下降加速了中國迫在眉睫的人口危機,經濟學家和人口學家警告說,這可能會影響到中國的經濟活力甚至政治穩定。
記者:喬龍 責編:溫曉平 許書婷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