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川磷矿开采破坏大熊猫栖息地

0:00 / 0:00

国际环保组织的一项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四川省的磷矿开采活动严重破坏了当地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缩小了大熊猫保护区的范围。磷矿开采还将加剧泥石流等灾害的危险。

在汶川地震5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驻北京办事处与横断山脉研究会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地震灾区磷矿开采活动的调查报告。报告称,在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四川省龙门山地区,灾后重启并扩大的磷矿开采正在加剧泥石流等灾害风险,威胁矿工和下游居民的安全。此外,磷矿开采还侵入该区域内的大熊猫栖息地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在九顶山附近的磷矿开采活动已将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的植被破坏殆尽,大熊猫的活动空间变得更为狭小而分散。

旅居美国的作家郑义,一直关注中国的环保问题。对于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磷矿开采的破坏,郑义评论说,

“大熊猫是国宝,不顾已经划出的法定的大熊猫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区,硬要在这些地方进行矿业勘探和开采,这是非常明显的违法行为。因为他们的利益太大了,利益大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什么都可以干,什么都不怕。”

英国伦敦的“中外对话”网的相关报道说,中国九顶山自然保护区所在的龙门山区中段,是中国第五大磷矿产区。2010年,中国矿业巨头四川宏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绵竹市政府提交申请,要求调整九顶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四川省政府在2012年8月下旬批准了该省林业部门关于九顶山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的申请,地处大熊猫栖息地中心的面积约325公顷的索棚子地区被“调出”九顶山自然保护区管辖范围。

2012年7月中旬,宏达集团就获得了索棚子地区的探矿权,宏达集团在所棚子地区的实际探矿活动开始的时间则更早。四川大学受九顶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委托在2010年做的一份考察报告里提到,宏达集团从2008年地震后就从国土部门获得探矿许可开始进入保护区进行勘矿。郑义对此评论说,

“这里面100%有利益交换。你在政府批准之前,就开始探矿,这是明显的违法行为。这种违法行为背后有谁的支持?政府有关部门对这种违法行为不予追究,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其实,这是一个法律问题,一个刑事问题。”

对于四川政府调整九顶山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给磷矿企业提供便利,郑义表示,

“像这类事情,我们也不能说,重要矿产在某个自然保护区里,就绝对不能调整,不能开采。但问题在于,你要开采,这里面就有一个利益的权衡。从长远利益来看,从整个民族的利益来看,从生态保护的长期性来看,你获得这种暂时的利益,这种利益是大过自然保护区的利益,还是根本不能相比,这个问题是可以讨论的。但是必须要经过一个严格的论证和相应的法律程序。如果这个自然保护区是通过立法部门或者政府行政命令设立的,那么它的调整和改变也应该通过相应的程序,而且应该信息公开,让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得到全面的信息,并且参与讨论。环保部门、民间的环保组织、各种媒体和当地百姓,这些利益的相关方面都应该参与这种讨论,而且要公开进行这种讨论。否则的话,这里面所隐藏的暗中的利益交换太大了。”

“绿色和平”与横断山脉研究会联合发布的报告,呼吁四川省政府立即叫停在地质高危区及大熊猫栖息地的采矿活动,敦促磷矿企业停止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环境的破坏,并采取措施进行环境的恢复,实现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