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吉林汽車工業失守 豐田大衆停產衝擊中國經濟

2022.03.22 11:05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疫情下吉林汽車工業失守 豐田大衆停產衝擊中國經濟 資料圖片:吉林省長春市,工人在一汽大衆汽車有限公司的車間裏組裝汽車。
美聯社圖片

吉林省是中國的汽車工業重鎮,但在嚴峻的疫情下,近日當地最少兩家大型合資汽車廠宣佈停產。 有經濟學者認爲,兩家車廠的決定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全方位衝擊中國經濟。

吉林省疫情衝擊當地汽車製造業。 一汽集團決定把長春五家車廠全面停產,兩家合資廠日本豐田與德國大衆在當地的生產線從3月14日開始暫停運作。

外界推算,一汽集團五家長春車廠每停產四天,產量會減少4萬8千輛。 一汽表示,豐田和大衆等車廠何時能復產將取決於疫情發展。

臺灣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認爲,長春合資車廠停產會嚴重威脅到中國汽車產業供應鏈。

蔡明芳:"並不是說它生產的零組件有多重要。 不管它零件的重要性如何,一旦停擺就沒法讓車子順利組裝,就會影響到整個汽車供應鏈。 譬如車燈沒法生產出來,或者輪胎沒法生產出來,或者汽車裏面某個零件。 如果這零件是大規模的都在某個地方生產,一旦這個地方沒法順利生產,自然就會影響到汽車供應鏈。 分散供應鏈就是爲了降低疫情的衝擊。 ”

他說,如果疫情持續使汽車廠無法在短期內復產,勢必影響中國的出口和內需。

臺灣學者蔡明芳(圖)認爲,合資車廠停產會威脅到中國汽車產業供應鏈。(蔡明芳獨家提供,拍攝日期不詳)
臺灣學者蔡明芳(圖)認爲,合資車廠停產會威脅到中國汽車產業供應鏈。(蔡明芳獨家提供,拍攝日期不詳)

蔡明芳:"汽車的製造和生產會影響到就業,一般的工人沒法正常上下班,自然對於餐飲服務的需求就會減少。 人流速度減少自然對批發零售的需求也會降低,從而影響到內需,這些都是內需產業。 一旦封城,汽車廠在內的很多中國工廠的出口也無法持續暢旺。 ”

汽車業將出現求過於供推升通脹

蔡明芳預計,若中國汽車產量因晶片短缺和車廠停工而銳減,將會出現求過於供的情況。

蔡明芳:"前面已有晶片需求的短缺,現在又有汽車工廠的停工,都會導致整個新車供應量減少。 很多人訂不到車子就會買二手車。 因爲停工斷斷續續的關係造成整個生產成本提高。 新車價格不斷上漲也會造成很多人買二手車,放棄買新車。 疫情如果再持續一兩個月,當廠商的庫存慢慢減少,出現需求大於供給的情況,價格就會往上了。 ”

俄烏戰爭重創本已脆弱的全球供應鏈,其中歐洲汽車產業,因爲重要原料都來自烏克蘭與俄羅斯而飽受衝擊。 目前德國、英國與奧地利等地的汽車廠很多都被迫停產。

中國已不再是外資生產基地首選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者蔡明芳表示,由於中國對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持不反對態度,加上疫情肆虐,即使歐洲汽車廠要分散佈局,把生產線轉移,中國也未必是首選。

蔡明芳:"這些廠商如果腦袋夠清楚的話,是不會把廠房再移到中國去,因爲俄烏戰事讓人最擔心的就是俄羅斯跟中國結盟。 (把廠房)移到美國和墨西哥這些國家,民主制度健全,情況相對可控。 特別是中國現在又遇到疫情,把廠房移過去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

根據中國統計局的數字,2021年吉林的汽車產量接近243萬輛,全國排行第三,僅次於廣東和上海。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研究所所長劉孟俊認爲,吉林合資車廠的困境是中國經濟飽受疫情衝擊的縮影。

劉孟俊:"不僅是吉林,其實沿海地區重要的省份都面臨類似困擾。 爲兩會所強調的內需消費跟內循環帶來不穩因素。 服務業受創對內需消費和就業穩定造成很大影響。 ”

記者:高鋒     責編:溫曉平 嘉遠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