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峯會或就"經濟脅迫"表態 中方跳腳狠批美日

2023.05.16 14:04 ET
G7峯會或就"經濟脅迫"表態 中方跳腳狠批美日 2023年5月16日,七國集團首腦峯會在即,日本G7 廣島峯會的標誌。
法新社圖片

七國集團首腦峯會在即,外界預期將發表針對"經濟脅迫"的聲明。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也促請七國制訂機制,反抗中國等國家的“經濟脅迫”。中國外交部連日發炮還擊,反批美國纔是施行"經濟脅迫"的國家,更要求日本反省自身軍國主義侵略歷史。

七國集團(G7)的領導人將於週五(19日)在日本廣島舉行峯會。包括美國《華爾街日報》、英國《金融時報》等國際媒體都披露,除了峯會主要公報之外,G7將首次就“經濟安保”議題另發聲明,承諾將共同阻止、回應和反擊“經濟脅迫”。不過知情人士透露,該聲明不會點名任何國家。

不過美國駐日本大使伊曼紐爾(Rahm Emanuel)週二(16日)就在推特上直接點名中國,並透露除了聲明和表態以外,G7成員正研究遏制和抵禦中國經濟恐嚇和報復的實際行動。

跨國議員促G7制訂“反脅迫機制”抗衡中國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週一(15日)就發表聲明,包括澳大利亞、日本、歐盟、加拿大、英國等跨國議員敦促G7國家協調製訂“反脅迫機制”。聲明同樣點名中國:“G7 國家應努力協調,應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任何國家所作出的經濟脅迫。這可能涉及一個特定的部長級論壇,負責探討應對違規國家採取什麼行動。”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執行董事裴倫德(Luke de Pulford)接受本臺訪問時強調,G7有必要制訂抵抗“經濟脅迫”的工具,讓北京知道,他們不能以經濟手段威脅民主國家:“展示力量和團結,這非常重要。不然我們將陷入風險,讓我們的民主國家曝露於經濟脅迫和霸凌,就像澳大利亞和立陶宛之前一樣。不幸地,我們似乎未有作出足夠回應,除非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涵蓋整個民主政體的共同機制。”

裴倫德樂見歐盟率先採取行動,通過“反脅迫措施”(ACI),並期望G7峯會可帶領各國,真正讓政策落地。

中方反指美國施行“經濟脅迫” 再批日本軍國主義

面對來勢洶洶的G7峯會,中國外交部也把狠話放在前頭。發言人汪文斌連續兩天火力全開,先攻擊美國纔是“經濟脅迫”的元兇,再炮轟G7峯會東道主日本“沉迷於挑動和製造陣營對抗”,並指控日本有人美化侵略歷史,爲軍國主義“招魂”、“翻案”:“如果日本真的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就應該旗幟鮮明地制止國內這些妄圖開歷史倒車的勢力,就應該認真反省自身軍國主義侵略的歷史,就應該明確重申遵守二戰後的國際秩序。”

而除了“經濟脅迫”,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也促請G7國家在供應鏈、能源及科技等層面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監察中國有否協助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調查中國的跨國鎮壓活動等。

裴倫德補充,外界一般只關注如何減少對中國基建的依賴,卻忽視部分國家在經濟上高度依賴對華出口。他以中國向澳大利亞紅酒徵收懲罰性關稅,以及禁止臺灣鳳梨等農產品進口爲例,表示這都是中國施展“經濟脅迫”的例子,需要通過反脅迫機制遏制和抵禦。

在臺灣問題上,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要求G7國家重申反對單方面改變臺海現狀,並應在公報中明確警告中國,一旦升級對臺灣的侵略行動,將必須爲此付出沉重代價。

 

蔡英文總統在2023年哥本哈根民主峯會上致辭(臺灣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總統在2023年哥本哈根民主峯會上致辭(臺灣總統府提供)

而同一時間,正在舉行的哥本哈根民主高峯會,同樣關注G7峯會將如何抵抗中國脅迫、捍衛民主。臺灣總統蔡英文以視像發言,強調臺灣人民對民主的承諾是前所未有的堅定,並深知民主是永久且唯一的路。她說,臺灣以堅韌和勇氣回應中國威脅,而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夥伴關係,就是最有效的防禦措施。

 

記者:呂熙(倫敦) 責編:梒青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