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再添新成員 警惕對華依賴威脅國安

2023.09.04 13:25 ET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再添新成員 警惕對華依賴威脅國安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年會,宣佈接納菲律賓,肯尼亞和巴拉圭三國的議員。
推特截圖/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

由二十多個國家議員組成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日前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年會,宣佈接納菲律賓,肯尼亞和巴拉圭三個國家的議員。有分析認爲,即使是經濟上高度依賴中國的國家也都開始警惕中國帶來的威脅。而會後發表的公報則再次聚焦臺灣、香港及維吾爾人權問題,呼籲各國共同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

 

 

全球二十五個國家超過五十位議員日前齊集布拉格,參與一連兩日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年度會議,並宣佈加入新成員的好消息─菲律賓,肯尼亞和巴拉圭三個國家,各有兩位議員加入聯盟。三國覆蓋東南亞、東非及南美,當中巴拉圭更是首個加入聯盟的拉丁美洲國家,使這個成立時以歐洲國家議員爲主的聯盟,變得更多元化。

經濟上與華交往   政治上保持清醒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執行董事裴倫德(Luke de Pulford)接受本臺訪問時表示,即使是高度依賴中國的國家,都開始意識到來自北京的威脅。

裴倫德說:“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正在擴大,這是因爲世界已覺醒,意識到中國構成的威脅。聯盟在高度依賴中國的地區持續發展,顯示了這個項目的重要性。”

加入IPAC的菲律賓議員阿馬通(Adrian Michael Amatong)形容中國是“不斷毆打我們的老大哥”,強調加入IPAC“不一定表示我們要對抗中國”,而是聽取其他成員國分享如何應對中國,從中學習制訂保護本國的政策。

翻查資料,中國是菲律賓商品最大進口國,今年6月向菲律賓購買了價值23.8億美元的產品。

移居英國的香港國際關係學者黃偉國接受本臺訪問時表示,菲律賓在經濟上高度依賴中國,但在南海問題上卻一直和中國有爭議,近日中國發表的新版領土地圖更激怒菲方。而中國以“一帶一路”建設對肯亞實施“經濟殖民”和入侵,都使這些國家意識到,有必要重整對中國的外交和經濟政策 。

黃偉國說:“這三個國家可能有各自的問題,但都有一個共同問題,就是他們都明白太依賴中國,或和中國走得太近,其實對於他們的國家安全和經濟,都可能有不好的影響。他們一方面可能想繼續從中國賺錢,但另一方面也探討如何在不完全得罪中國的情況下,能有一些不同的勢力和組織,去抗衡中國的威脅。”

他表示,目前三個國家雖各自只有兩名議員加入IPAC,議員的立場也未必和政府一致,然而隨着這些國家的議員加入IPAC,有望使國內對中國威脅議題的討論變得更成熟,長遠可發展成當地理解中國滲透和影響的主旋律。

全球二十五個國家超過五十位議員日前齊集布拉格,參與一連兩日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年度會議。(推特截圖/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
全球二十五個國家超過五十位議員日前齊集布拉格,參與一連兩日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年度會議。(推特截圖/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
 

助臺灣參與國際事務  倡撤銷香港特殊待遇

IPAC在年會閉幕後發佈《布拉格峯會公報》,成員同意在6大領域上共同應對中國挑戰。在臺灣問題上,成員同意繼續組織和參與臺灣與各國立法機關的互訪、致力推動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並推動各國政府劃下紅線,絕不容忍對臺灣周邊海空的封鎖。

在香港問題上,成員將推動各國政府暫停給予香港優惠地位,包括在國際機構的代表資格和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HKETOs)的地位。公報又關注中國對維吾爾等不同民族及宗教信仰者的打壓,以及跨國鎮壓及“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影響。

臺灣的外長吳釗燮2日在年會閉幕式上發表錄影演說,形容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至中國對新疆、西藏及香港採取高壓手段、以武力威脅臺灣,都顯示威權主義的本質,威脅全球民主自由,呼籲國際社會堅定支持烏克蘭,維護臺海和平穩定。

親身出席年會的臺灣立法委員林昶佐則感謝聯盟成員國代表,在各自國家推動挺臺法案,促成各國國會拜訪臺灣,並邀請IPAC明年到臺灣舉辦年會。

英保守黨內部分歧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成立於2020年6月4日,爲跨國跨黨派議員聯盟,創始會員包括來自英、美、澳、加、日及歐洲議會議員,以“協調民主國家應對中國”自居,被中國列爲“反華組織”。IPAC其中一名發起人,是英國對華鷹派人物、保守黨前黨魁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

而在IPAC年會閉幕之際,英國國會跨黨派中國小組主席、保守黨議員格雷厄姆(Richard Graham)通過傳媒發聲,炮轟IPAC成員都屬“反華陣營”,認爲IPAC正促使英國議員對華敵對,又指控IPAC運作不透明、資金來歷不明,背後操手對中國缺乏認識等。

格雷厄姆曾以英國貿易專員及英國駐華大使館祕書身份,從事中國工作40年。他認爲中國使大批國民脫貧,英國更應關注中國如何取得成功和實力,以務實態度應對,而非單純在議會頻繁攻擊中國爲野蠻政權。

史密斯反駁其言論,強調聯盟是由全球各地議員組成的合法組織,當中包括英國各黨派議員,認爲格雷厄姆的聲音在國會只屬少數,也不能代表英國國會跨黨派中國小組。

本臺就此向IPAC執行董事裴倫德查詢,對方拒絕評論格雷厄姆的言論。

 

記者:呂熙    責編:嘉遠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