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民衆對中國觀感越來越差 法國人最不信任北韓和中國
2020.11.26 13:50 ET
根據最新公佈的在歐洲十多個國家進行的問卷調查,中國在歐洲民衆眼中的形象越來越差。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25日發表分析法國對中國觀感的文章指出,法國民衆對中國觀感負面的程度比過去3年更爲嚴重,而且是跨黨派共識,疫情是最主要因素,戰狼外交官、新疆問題,以及香港國安法的實施都大大損害了中國的形象,使得中國成爲法國民衆最不信任的政治實體之一。
捷克帕拉茨基大學(Palacký University Olomouc)16日公佈13個歐洲國家對中國觀感的大規模民調,問題涉及方面包括大衆對中國的看法、中國與其它大國相比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以及疫情危機中的作爲。
參與問卷的13個國家中,有10個國家的民衆對中國的負面觀感明顯,尤其在西歐和北歐國家。法、德、英國和捷克民衆對中國的看法尤爲負面。
涉及到本國與中國的交往,只有貿易一項大部分民衆有積極評價,但不包括英國和法國。最負面評價的是,中國對全球環境和對其它國家民主的影響,在13個國家中無一例外得到顯著的差評。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研究員朱利安(Marc Julienne)根據這個研究成果,發表「後疫情時代法國對中國的公共看法:政治不信任勝過經濟機會」文章。文章指出,由於武漢肺炎疫情、侵犯人權以及濫用技術力量,法國人印象最差的國家排行榜中,中國位居第二,僅次於朝鮮,法國人對俄羅斯的看法都比對中國要好。
受訪的法國人中,62%對中國表達了“負面”或者是“非常負面”的看法,只有16%的受訪者有正面觀感,而53%的法國民衆表示,負面的程度比過去3年更爲嚴重。談到中國,受訪者想到的第一個詞彙,除了武漢肺炎病毒,便是獨裁和集權。中國是法國民衆最不信任的政治實體之一,也是最不理想的5G基礎建設夥伴。
朱利安指出,這個調查顯示出法囯民意的兩個特點,第一是,"法國民衆對中國政治議題的敏感程度大於經濟議題。法國人列在第一位的是網絡安全問題,第二是疫情與氣候變遷、恐怖主義等國際問題的合作,第三則是改善中國人權與民主狀況。在最優先的外交議題上,貿易和投資的問題最不讓受訪者擔心。"
朱利安認爲第二個特點是,對中國的看法並不因政治立場而有所不同。法國人對中國的負面看法是有着廣泛共識的,是跨黨派的。在六個法國主要政黨的選民中,有58%到69%的受訪者對中國持“負面或非常負面”的看法,其中,歐洲生態-綠黨(EELV)最爲負面。
這個結果顯示中國在法國的外交與軟實力的挫敗。朱利安指出,"法國民意是非常敏感於政治、人權問題,法囯民衆很驚訝看到新疆和香港,甚至臺灣問題,以及在中國的個人自由問題。最近一些國際民調都顯示,對中國的負面觀感有增加的趨勢,越來越負面,疫情是最主要因素,侵略性極強的戰狼外交官也大大損害了中國形象,還有這個夏天以來有關新疆的問題,以及七月一日開始實施的香港國安法。"
朱利安指出,如果將民衆對中國越來越多的負面評價歸咎於媒體報導,那就太簡單了,必須看到,中國本身的改變,對內越來越專制,對外強勢態度使它在多國民衆眼裡形象越來越差。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蔡凌巴黎報導 責編:嘉遠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