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砸數百億 買文萊在南海事務上噤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週五在曼谷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見了文萊蘇丹哈桑納爾。與歐美國家不同,中文兩國往來頻繁,北京還趁歐美企業撤出之際,在文萊狠砸上百億元,並極力將中文兩國關係說成是大小國家互利共贏的典範。但有專家指出,北京是希望用金元外交來分化東盟在南海事務上反對中國的聲音。
習近平與文萊蘇丹哈桑納爾上週五在曼谷的會談中講到,雙方在明年即將迎來中文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建立5週年,並準備推進在基礎設施、農漁業、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雙方還提及了要適用“南海行爲準則”和平解決南海問題。
對此,臺灣成功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宋鎮照(Jenn-Jaw Soong)教授指出,文萊從人口到面積,還不足中國一個稍大點的縣,中文兩國交流毫不對等,但中國大力推動雙邊關係,核心考量就是政治安全,希望爭奪油氣資源和拉國際投票權,減少北京在南海衝突中的國際壓力。
他說,“從中國來看,與文萊保持和諧的關係,可以降低文萊在南海地區對中國的挑戰”。
宋鎮照教授認爲,中國推行的“一帶一路”戰略則可以幫助文萊解決高度依賴油氣資源的經濟社會結構問題,所以雙方存在許多互利交流空間。因爲別的大國很少能像中國一樣,有能力並且有意願幫助發展文萊的農漁業、電商等多元經濟。中資石化冶煉廠可極大扭轉文萊國際貿易中低價出口原油、高價進口成品油,提高油氣資源在本土的產業鏈價值。
事實上,中國正副國級領導人近十年多次到訪文萊。習近平在2018年11月就出訪過文萊,而去年文萊擔任東盟主席國,王毅則在去年1月訪問文萊,雙方決心推進浙江恆逸石化、“廣西-文萊經濟走廊”等重大項目建設。
中國百億投資搶當地人飯碗
據中國官媒消息,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於2015年以3.3億美元價格參與建設文萊淡布隆跨海大橋。另外,中國商務部報道,浙江恆逸集團早在2011年就開始投資30多億美元建設大摩拉島建設大型原油煉化廠項目,而在2020年11月,該公司又對外公佈,計劃將新增投資136.5億美元。該項目被視爲當地最大的外資項目。
當地多名華商在《石油終有枯竭時汶萊尋經濟後備軍》節目中就指出,文萊人少市場小,在石油逐漸枯竭時,從貿易、餐飲、農業、建築等行業都變得競爭十分激烈,中資石化項目改變當地全靠政府的傳統,推動當地經濟發展,促進了出口和就業。
但旅居文萊近40年的馬來西亞華商陳嘉興卻在鏡頭前對大量中資湧入表示了擔心,他說道,“希望能參與他們的項目,而不是什麼都從國內帶過來,雖然那樣成本低些,但互惠互利才能讓大家都有商機”。
長駐柬越兩國的臺商桂齊偉書面告訴本臺,石油枯竭造成部分文萊人決定改往柬埔寨發展。
而對於中資與文萊當地人競爭,他指出這種現象在“一帶一路”各種項目中比比皆是,中資大量輸出原料、技術、工人,與當地人進行競爭,拉昇了物價,“一帶一路“造成當地人賤賣資源/土地跟特權,所以一般老百姓抗議事件不斷。
他認爲,只是國際貿易依賴大陸生產的比重太高,讓國家不得不去重視與中國的關係。就連日本、韓國、臺灣等對中國貿易依存度非常高的鄰近國家,民間反中情緒濃厚。
中文兩國南海主權衝突
雖然,文萊當地社交媒體很少出現公開批評中國的聲音,但它與中國事實存在着領土爭議。
巴馬·普特拉(Bama Andika Putra)2020年就發表了《爲何文萊在南海事務沉默》(Comprehending Brunei Darussalam’s vanishing clai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的報告認爲,文萊受到中國現實投資利益的誘惑,而暫時擱置了兩國領土爭議。但文萊在國際上,既不附和中國也不對抗中國。
他指出,中國與文萊均聲稱擁有南通礁(Louisa Reef)的主權。該島礁曾從馬來西亞手裏轉交給文萊。相比于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其它緊靠南海的東盟國家,文萊在南海事務上對中國表現得很溫和,文萊在解決南海問題的相關外交政策資料都幾乎不存在。
該報告認爲,文萊在多極化時代,更傾向通過東盟這個多邊平臺,來維護自己在南海的權益。另外,中國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文萊加強與中國結盟可獲得更多現實利益。
資料顯示,文萊作爲舉世知名的石油富國,優越的國民福利待遇涵蓋從搖籃到墳墓。文萊人口僅有45萬,面積有5700多平方公里,爲東南亞國家中面積第二小國家。
記者:喬鑫鑫 責編:嘉遠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