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恆均涉間諜案擇日宣判 澳駐華大使被拒旁聽
澳大利亞籍華裔作家楊恆均被控間諜罪的案件週四(27日)在北京開審,擇日宣判。楊恆均可能面對十年或以上的刑期。澳大利亞駐中國大使被拒絕進入法院旁聽。有分析認爲,中國當局基於多重考量不會對楊恆均從輕發落。
楊恆均案週四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閉門審理。 楊恆均由兩名律師陪同受審。法院外圍被當局封鎖。
澳大利亞駐中國大使傅關漢抵達法院後,在場公安查閱他的證件。
傅關漢表示,法院以防疫理由拒絕他旁聽,但據他從外交部瞭解,因爲案件事關國家安全,他和同事不獲進入法庭,做法令人遺憾。
【楊恆均案開審 澳大使旁聽被拒】
— 自由亞洲電臺 (@RFA_Chinese) May 27, 2021
被中國扣押超過兩年的澳大利亞籍華裔作家楊恆均,被中國以“間諜罪”起訴,案件週四在北京開審
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傅關漢嘗試旁聽被拒, 當局稱是因爲疫情。不過他指早前中國外交部通知,由於案件涉國家安全, 不準旁聽。傅關漢對此深表遺憾,批評處理案件的過程欠透明度 pic.twitter.com/KvLGOOKi1m
傅關漢:“這使人深感遺憾、擔憂和不滿,我們一直對此案感到憂慮,包括缺乏透明度,因此我們認爲這是任意拘押(arbituary detention)的例子。”
中國沒有就指控提供解釋和證據
澳大利亞外長佩恩日前批評,北京沒有爲指控提供解釋和證據,形容相關法律程序是“黑箱作業”。
澳大利亞傳媒早前報道,楊恆均今年三月透過律師表示,雖然自己被關押長達26個月,健康情況轉差,但精神依然不錯,誓言會堅強面對折磨,不會妥協。
楊恆均的好友,悉尼科技大學學者馮崇義以“走過場”形容審訊。
馮崇義:“祕密審判不允許有證人在場指證。它(控方)要提供證據你又不可能去核對。這樣的祕密審判給與官方天堂般的機會,它想編什麼證據就編什麼證據,反正你也無法覈對和質問,任它宰割。整個審判過程就是一個走過場。量刑是在更高層級的政法委,根本不是法院這個層面做的決定。“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楊恆據案正在審理過程中,法院將擇期宣判。他說,此案涉及國家祕密,依法不公開審理,不安排旁聽,完全合法合理。中方堅決反對澳方無理干擾中方依法辦案、粗暴干涉中國司法主權,已向澳方提出嚴正交涉。
楊恆均已成爲北京手上的政治籌碼
楊恆均被羈押至今已超過兩年。香港城市大學退休政治學教授鄭宇碩擔心,這名華裔學者已成爲北京手上的政治籌碼。
鄭宇碩:“我們很難估計判刑的輕重,因爲我們並不掌握控罪的細節。這兩年澳中關係出現嚴重倒退。兩國之間外交糾紛和相互攻擊不斷。澳大利亞外交當局要想對楊恆均提供司法援助也就非常困難。外交關係好的時候,爭取他獲釋回到澳大利亞,也是可能的。邦交不好,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當然變得很不可能了。”
56歲、原名楊軍的楊恆均曾任職中國外交部和國安部。據瞭解,他曾對外披露,自己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爲中國國家安全部在香港和美國從事情報工作。
楊恆均移民澳大利亞後以作家身份活動,經常發表有關中國民運的文章。2019年1月,他從紐約飛往廣州後被捕,去年10月被當局以間諜罪正式起訴。
記者:高鋒 責編:胡力漢 許書婷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