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調查: 中國民衆自認擁世界第一大影響力

2023.05.25 04:37 ET
清華大學調查: 中國民衆自認擁世界第一大影響力 北京清華大學調查,中國人對國家的自信"爆棚",認爲是"世界第一大影響力行爲體"。
路透社資料圖

北京清華大學日前公佈的一份民調顯示,中國的受訪者將中國視爲世界第一大影響力行爲體,第二名纔是美國。而在美中關係方面,近半民衆認爲兩國關係未來會有所改善。

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5月24日發佈《“中國人的國際安全觀”民意調查報告(2023)》。報告表示,“希望藉此向世界呈現中國 ‘無濾鏡的樣子’,減少中外對話中的‘信息赤字’。”

“中國民衆對中國的全球影響力高度自信”,報告顯示,在中、美、俄以及歐盟和聯合國中,中國受訪者將中國視爲世界第一大影響力行爲體,平均分達到4.36(5分爲滿分),第二名的美國則爲4.22分。此外,九成民衆認爲中國全球影響力較5年前有所提升(90.4%),並將在未來十年繼續提升(90.8%)。

時事評論人士馬聚解讀清華這份民調僅以“好笑”形容,他認爲這是爲習近平一系列的所謂國家安全政策在服務而已:“這份民調是爲共產黨、習近平接下來的強硬政策,甚至是戰爭行爲提前做預熱,或提前做一系列的宣傳。希望大家警惕正在發生的事情。”

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國誠對本臺表示,中共不斷利用刪除歷史記憶的方式對年輕世代洗腦,以大內宣頌揚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中國是世界第一、中國何等地影響全世界。從民調可以看出,中國極權統治打造精神牢籠,宣傳圍成一個籬笆,讓年輕世代處在信息封閉狀態下,不可能有持平客觀的國際觀。

“(中國)年輕世代已缺乏客觀的視野及客觀知識的背景和基礎,評斷自己所處的中國,在國際上實際上面臨到孤立無援的地步,因此也就缺乏世界觀,觀察世界的變化。”宋國誠說。

宋國誠進一步指出,不論是數字或價值觀造假,中共越是處於國際不利的情況,越需要編造民調宣傳相反的事實,以避免內部的人民因瞭解自己國家真實處境,進而不相信共產黨。

 

 

中國民衆認爲美國安全影響最大 僅一成認爲俄羅斯應爲俄烏戰爭負責

民調顯示,中國民衆將大流行病、領土領海爭端和美中關係視作中國最應當優先處理的三大國際安全問題。報告指出,儘管美中對抗衝突是中國民衆最擔心的國際安全問題之一,仍有近5成的受訪民衆認爲美中關係未來會有所改善,認爲將繼續走低的受訪者僅爲24.76%。

報告表示,絕大部分受訪者認爲美國對中國的安全影響程度最大,日本、俄羅斯和歐盟次之。中國民衆對俄羅斯的好感度最高,約6成受訪者對俄羅斯的印象“非常積極”或“比較積極”;有過半受訪者對美、日印象“比較消極”或“非常消極”。此外,約8成的受訪者認爲烏克蘭危機的主要責任在美國和西方國家,認爲俄羅斯負有主要責任的人數不足1成。

馬聚表示,中國民衆認爲美中雙方利益大於分歧,因有很多利益相交之事,所以存在合作的空間。但他認爲這已經是過去式,今天如果還是這樣的理解就是在自欺欺人。

“因爲中美之間現在的矛盾不是簡單的不一致,核心衝突已經是你死我活的衝突。”馬聚說,“美國現在所謂的去風險化(de-risk),就是給予華爾街里美國的利益團體更多的時間撤出中國、迴避風險”。

九成中國民衆主張受威脅可在海外用兵

在中國對外政策問題上,近九成2(91.54%)受訪者同意對損害中國利益的國家、實體或個人實施制裁,74.93%的人贊同中國爲確保自身安全建立海外軍事基地。在此同時,超過九成(90.34%)的民衆並主張在中國公民人身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時,可以在海外用兵。

宋國誠指出,中國自認十九世紀以來一直受到帝國主義的欺負,稱爲“創傷的民族主義”。現在中國認知自己崛起、強大,所以就要報復所謂的“帝國主義”:“現在還更進一步進展到好戰的、攻擊性的民族主義,只要有損國家利益的,戰狼使命必達,無論是赴湯蹈火都要去實現國家利益,這就是戰狼外交的起源”。

馬聚表示,中國宣稱民族偉大復興必然會蠢蠢欲動,而且已經是進行式,這是很可怕的一個現實。但是很少有中國人真正明白這種蠢動,對自己的國家、人民乃至對全世界的傷害有多大。他認爲,中國民衆對此不理解,甚至刻意迴避。

 

記者:黃春梅    責編:許書婷、陳美華、何平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