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南海爭議水域設置浮動屏障 遭菲律賓拆除

2023.09.26 11:14 ET
中國在南海爭議水域設置浮動屏障 遭菲律賓拆除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於2023年9月26日提供的這張未註明日期的照片顯示,一名潛水員正在割斷綁在黃巖島浮動屏障上的繩索。
Philippine Coast Guard via AP

本週二,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拆除了中方此前在南海主權爭議水域設置的浮動屏障。菲律賓政府強調,此舉是展現捍衛主權和漁權的堅定立場。

菲律賓國家安全顧問安約9月25日譴責中國海警船設置屏障,企圖阻擋菲律賓漁船進入傳統漁場,並誓言將採取一切適當措施保護菲國主權和漁民生計。菲律賓海岸警衛隊26日即表示,已成功移除中國在黃巖島(Scarborough Shoal,中華民國命名“民主礁”)周邊設置的屏障。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發佈的視頻可見,一名著潛水裝備的男性以刀具切斷繫着白色浮球的繩索,另將錨從海中拖出擱在船上。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宣佈,已遵照總統指示成功移除屏障,並聲明此屏障對航行構成危險,違反國際法。

臺灣的國際法學會副祕書長林廷輝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指出,黃巖島在2016年南海仲裁案已被判定附近海域是傳統漁場,中國、菲律賓、臺灣漁民共同享有。菲律賓領海基線沿伸兩百浬專屬經濟區,中國採用干擾方式以人工設施阻止菲律賓漁船進入黃巖島作業,已違反海洋法公約。

林廷輝說:“即便不是水面上,而是干擾水面下的漁船都已違反海洋法規定、國際法。菲律賓海警隊拆除屏障是合法的做法,就像臺灣在東沙島附近發現任何中國漁民有任何人工設施,比如養蚵或其他海洋生物,同樣依法拆除。”

2023年8月22日,一艘中國海警船試圖阻止一艘菲律賓補給船(左)駛向有爭議的南海仁愛礁(當地稱爲阿雲金礁)。(美聯社)
2023年8月22日,一艘中國海警船試圖阻止一艘菲律賓補給船(左)駛向有爭議的南海仁愛礁(當地稱爲阿雲金礁)。(美聯社)

美菲加強合作 應對中國挑戰

林廷輝提及,最近南海不平靜的起因是中國派海警船進行執法,或派科學研究探測船主張其科學研究的管轄權。如今菲國回擊的動作擴展到南海由北到南的海域,如黃巖島、仁愛礁、牛軛礁、美濟礁等,展現強硬態度,防範中國將違法作爲變成既成事實。

林廷輝說:“菲律賓已着手採取比較強硬的動作,是一個訊號。在美國背後的力挺及支持下,菲律賓在法理上有仲裁庭作爲法理上的依據,面對中國無理霸道做法下,開始採取執法的行動。”

此外,《紐約時報》披露,中國透過危險對峙、製造灰色地帶衝突,在南海展開軍事化行動。該報記者近日在南海島礁目擊中國軍事設施,包括中方船艦對菲國船隻鳴笛、施以水炮、照射強光和發出“歡迎到中國”等訊息。《紐約時報》指出,這是中國至今最爲明目張膽的海上軍事化行爲,其力度正在全球三分之一海洋貿易經過的南海水域日漸加強。

中國操作圍魏救趙 防美菲安全合作伸至臺海

臺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宗鼎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解讀:“中國現在加強在菲律賓周邊爭議島礁的活動,設置浮標就是一種類似的作爲,意在操作一種圍魏救趙,也就是希望美菲把他們合作的安全範圍能夠從臺海的方向拉回到至少南海,不要再往臺海的方向延伸。”

黃宗鼎分析,美菲的合作關係在今年初升級。菲律賓承諾在既有五個軍事基地外,新增提供美軍四個軍事基地,其中有兩個靠近巴士海峽、臺海,中方會顧美菲安全合作延伸到臺海。而美菲安全合作升級後,八月初起,菲律賓對中態度轉趨強硬。例如,菲國參謀總長公開表示,中國海警船在南海以水炮攻擊可解讀爲“戰爭行爲”,以往較爲罕見。

黃宗鼎說:“後面又做了修正說,像中國這些灰色地帶作爲,嚴格來說夠不上戰爭行爲,但像水炮這類的作法我們還是可以把它解讀成像戰爭行爲一樣。另外他也說,要訓練菲律賓的漁民,建立菲律賓的海上民兵。菲律賓參議院的海洋與海事法委員會舉辦聽證會,菲律賓方面針對中國推出的新的十段線地圖,他們也要製作菲律賓新的地圖加以回應。”

黃宗鼎還提到,澳洲跟菲律賓建立戰略伙伴關係,美國也提供菲律賓新的偵察機監偵中國海警船和漁船的活動。可預見,中國會加強在南海的騷擾或軍事施壓,以促使菲律賓拒絕美國在臺海有事時進行合作。兩相較勁下,中菲在南海的對峙和維權的宣傳不會少。


記者夏小華    責編:許書婷、何平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