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拒絕美中防長會晤 李尚福現身新加坡
本週四,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東京舉行美日防長會談前重申了反對片面改變臺灣現狀,以及中國不應動用武力統一臺灣等美方立場。中國防長李尚福則在拒絕與奧斯汀在香格里拉對話會舉行雙邊會談後轉而與新加坡防長簽署合作備忘錄,並宣佈兩國成立熱線。有學者指出,中方針對周邊國家向美國靠攏,也在加緊展現外交拉攏姿態。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展開任內對印太地區的第7次訪問。他6月1日先前往東京,與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會談;2日出席新加坡第20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並將發表演說;此後,還將訪問印度和法國。
美國國防部5月29日表示,中國已拒絕美方提出在香格里拉場邊舉行兩國防長會議的邀請。儘管美方事前通知中方,對中國國國防部長李尚福的制裁不妨礙美中兩國防長會晤。
中方:對話不能沒有原則 美方:遺憾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5月31日表示,“對話不能沒有原則,溝通不能沒有底線”,兩國交流困難的責任完全在美方。他抨擊美國不顧中方關切事項,製造人爲障礙,嚴重破壞兩國互信。
奧斯汀對此表示遺憾,並重申擁有強大能力國家彼此對話的重要性,以管控危機,預防局勢失控。奧斯汀提到中國最近對美方和盟友的飛機挑釁攔截,希望中方改變其作爲,擔心在某個時間點發生事件,中方可能非常迅速失控。
臺學者:美中各有內政外交考量 現況無解
臺灣政治大學名譽教授丁樹範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分析:“美國總統拜登不太可能取消對李尚福的制裁,他要選連任,如果取消,馬上會被共和黨扣上對中國軟弱,這部分無解。中國當然認爲,你要制裁我,我何必跟你對話?這部分我覺得也的確無解。”
不過丁樹範認爲,中方拒絕對話只是展現姿態:“每次中國有演習,美國一定派偵察機偵察,瞭解中國演習狀況,收聽無線電等,不管在南海、東海、臺海。相信解放軍經過兩千年南海撞機事件,對這方面訓練也會加強,空中發生互撞意外機率不高。”
美日防長會面的同時,中國防長李尚福1日抵達新加坡,和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簽署合作備忘錄,宣佈兩國成立熱線,建立軍方高層對話管道。新加坡政府的聲明指出:“此種高層通話開放熱線,對於加強雙方瞭解與互信相當重要。”
學者:新加坡或可作爲美中熱線的轉接站
臺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所長蘇紫雲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表示,中國自知被美國、英國、印度圍堵,新加坡作爲相對親美、中立國家,中國藉此進行外交鋪陳,事實上中國跟新加坡設熱線軍事意義有限,新加坡和中國在南海沒有主權爭端,跟中國沒有什麼軍事上可能的對抗。
蘇紫雲說:“中國對美國熱線處於鈴聲響,沒有回答狀態。中新熱線必要時,也許可作爲穿梭型轉機,華盛頓請新加坡傳遞訊息這功能。”
丁樹範認爲,中國外交過去十年基本上失敗:“因爲習近平一直很強勢,像對菲律賓等等。美國已經把菲律賓、韓國拉在旁邊,中國看了顧慮,趕緊跟東南亞籤國防部長熱線對話,南海行爲準則有進展。看到美國跟中國周邊國家有進展,它也要表現善意,拉攏周邊國家,是相互競爭關係。”
奧斯汀強調更快速運交關鍵武器 履行對臺安全承諾
奧斯汀1日在東京接受日媒《日經亞洲》書面訪談重申美方立場,反對片面改變臺海現狀,以及中國不應動用武力統一臺灣。他並表示,儘管與中國的衝突“既非迫在眉睫,也非無可避免”,美軍將持續監測中國的挑釁行動,與盟友和夥伴提升臺海和區域和平與戰略穩定。
奧斯汀提到,拜登政府很快將行使“總統撥款權”,向臺灣提供美國武器系統或彈藥,這代表華府將能更快速地運交關鍵武器,履行《臺灣關係法》(The Taiwan Relations Act)所作承諾。
蘇紫雲表示,奧斯汀部長表達反對片面改變現狀的表態和去年一樣,華盛頓形塑政策有可信度、穩定的前提下,邀請中方國防部長對話,已作到善盡國際風險控管的義務,釋放願意對話的態度。中國軍機用非專業、不安全行動挑釁他國,言下之意,在這情況下有任何責任均由北京承擔。
蘇紫雲說:“奧斯汀加碼重述美國會依照國防授權法、總統撥款權,近期快速一些軍事裝備交付臺灣,一方面講給中國聽,二方面講給臺灣跟盟國聽,美國會遵守對盟國的安全承諾。”
記者:夏小華 責編:許書婷、何平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