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选计票持续进行 中国官方首度表态

0:00 / 0:00

美国大选的点票工作仍在进行,而中国外交部则首度表态称,希望与美国新政府相向而行、不冲突不对抗。分析认为,过去四年来美国调整对华接触政策的方向不会改变,但是新总统上任后是否真的能做到美中不对抗?学者多认为球在中国那一方。

中国官方:希望与美国新政府 " 不冲突不对抗 "

11月5日,中国官方首度打破沉默,针对美国大选作出表态。

"希望美国新一届政府同中方相向而行,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在一场中外媒体记者会上被问到对美国大选的看法,他半看稿式地简短发言,说美国大选结果尚未确定,中国希望此次选举平稳、顺利进行,

前一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记者会上两次被问到同一问题时,仅简短回答中方注意到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尚未确定"。

美国大选计票仍在进行 学者:中国官方谨慎应对

"这是(中国官方)比较规范的操作,也可以看出是中国比较谨慎的在应对跟美国下一步的关系。" 美国乔治城大学亚洲法中心研究员赵思乐告诉本台。

受到疫情影响,大量邮寄选票增加作业时间,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1月5日下午,美国大选的开票作业仍在持续。特朗普团队已在票数接近的至少四个州发起法律行动;拜登竞选团队在当日的记者会中评估,离胜选不远。

分析:美国对华强硬路线将延续

四年来,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政策上调整了过去"接触政策",特别在贸易及对等外交议题上对中国更加强硬施压。学界分析普遍认为,不论大选结果为何,美国对华政策方向已经有了转变,背后更有跨越党派的民意基础。

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在选前发布的民调发现,即使两党选民在外交政策、国家首要威胁的意见上虽有明显分歧;但一谈到对华政策,美国选民却有高度共识,其中,高达八成六的美国选民认为必须制裁侵犯人权的中国官员。

"这是一个张力,虽然拜登被中国视为传统政客,是一个非鹰派、非敌对的政治人物,但民主党不会希望自己被认为是对华过于友善的政党。"赵思乐预估,下届美国政府不会主动改变当前美中关系状况,一来是需要先处理国内问题,二来华盛顿也等待中国的进一步表现。

虽然拜登还没有被正式确认为总统当选人,但他与贺锦丽的政权交接网站已经4日上线,阐述了"重建"的概念,点出美国目前面临四大重要问题是新冠疫情、经济、气候变迁及种族平权。

奥巴马政府时期的白宫高级顾问贝德(Jeffrey Bader)4日在哈佛费正清中心一场活动上表示,若是拜登政府掌权,执政首要重点是美国国内议题,而外交政策的第一要务则会是"重建与盟友的关系",中国相关议题会靠后站。

美中关系 " 不冲突不对抗 " ? 球在中国一方

"美中全球气候变暖合作议题会是观察重点。"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韦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观察,美国在11月4日正式退出巴黎气候协议,下届政府如何与中国在气候议题上进行合作,会是对双方是否有对话诚意的考验。" 变成美国可以给中国一个考卷,看他在全球暖化的合作议题上是否是真实的,借机会观察是否在其他议题上,要加强合作?还是脱钩?"

赵思乐认为,美国如何在中国人权议题上调整实质作用力则是一大看点。"过去四年,比如贸易战、南海、疫情、移民这些议题陷入僵局,或导致中美关系变差的过程当中,人权议题会被利用,比如对香港(制裁)、对台军售作为对中国的惩罚。但我们还没有机会看到,如果这些议题是谈的成的,人权议题会成为破局的议题吗? "

王宏恩说,除了观察美国下届政府的对华政策团队、国务卿人选,美国总统是否会在台海问题上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将是他的观察重点。

美国民主党通过最新党纲不再提及"一个中国 "字眼,但重申对《台湾关系法》的承诺;特朗普曾在2017年上任前与台湾总统蔡英文通话,但在上任后宣布会继续一个中国政策。

记者:唐家婕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