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太極 美中關係與特斯拉投資哪個重要?

本週二,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到訪北京,並受到中國外長秦剛的高調接見。與此同時,中國卻拒絕了美國提出的兩國防長會晤的建議。有學者認爲,中國試圖將美國伸出的橄欖枝作爲籌碼,迫使美國在多個涉華議題上作出讓步。
路透社日前披露,中國拒絕了美國提出的有關兩國防長本週末在新加坡年度安全論壇上會晤的建議。中方此舉昭示着兩國關係回暖受阻。外界猜測中方拒絕會晤請求的原因是中國防長李尚福仍受到美方制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3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將兩國防長會晤受阻歸咎於美國。她表示,美方“十分清楚”兩軍對話面臨困難的原因。但她並沒有具體說明,這是否與李尚福遭美國製裁有關。毛寧說:“美方應當切實尊重中國的主權、安全和利益關切,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展現誠意,爲中美兩軍對話溝通創造必要的氛圍和條件。”
據悉,2018年,時任中共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的李尚福因牽涉對俄出口國防產品的“重大交易”,被美國國務院宣佈制裁,相關措施直到李尚福上任中國防長也未解除。
面對中方的指責,五角大樓在發給《華爾街日報》的一份聲明中強調,是中方拒絕了美方有關兩國防長舉行會晤的建議。但五角大樓重申,“開放式的溝通可以確保競爭不會演變成衝突。”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中國問題專家何天睦(Timothy Heath)就此書面回覆本臺採訪時指出,中國拒絕美國政府的會談建議,再度凸顯兩國關係的緊張。他認爲,中國似乎對此前的氣球事件和美國持續與臺灣接觸等特別惱火,並將解除對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的制裁作爲談判的籌碼。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公開表示,他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話。但他並未向公衆說明,中方接到邀請後是否作出回應。
何天睦認爲,此次防長會晤受阻責任在於中方。美國已經展現出足夠的誠意,中方此舉並不會對緩和雙邊緊張關係有益。
“中國拒絕緩和緊張局勢,是因爲它認爲美國未能以令人滿意的方式回應中國的請求,特別是美臺關係升溫、美國在南海的軍事行動等。”他說:“美國沒有改變任何政策來安撫北京,緊張局勢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美國民間機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也認爲,中國迴避與美國對話,是希望美國在支持臺灣、南海軍事行動、美菲聯合軍演等議題上作出讓步。
“中國就是想美國在這些地方作出讓步。做出姿態,我才能跟你談。但這種可能性幾乎爲零。”他說:“這種情況下,解放軍、習近平認定現在談也沒有收益,那就不談了。”
李恆青認爲,雖然美國內部在對華政策的推進上稍有分歧,但無論是對立法者還是政府來說,對華強硬是大勢所趨,只不過政策推進有急有緩。他認爲,即使中國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作爲利益籌碼,美國的對華競爭方針也不會動搖。
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本週二證實,外長秦剛當天在北京會見了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Elon Musk)。秦剛表示,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馬斯克也表示,特斯拉公司反對“脫鉤斷鏈”,願繼續拓展在華業務,共享中國發展機遇。
何天睦說,中國頻頻拉攏美國商業領袖,是寄希望他們能夠影響美國的對華政策:“中國官員會見美國商業大亨有兩個原因:首先,他們希望在美國政府和行業領袖之間挑撥離間,以阻礙美國協調對華政策的努力。其次,中國希望吸引更多外國企業和合作夥伴,以促進經濟增長並擴大中國獲取重要技術的機會。”
上週,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和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在底特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貿易部長會議期間舉行了會晤。此次會晤是幾個月來,美中政府部長級官員的首次公開交流。
記者:經緯 責編:何平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