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月开始,加拿大法院将对中国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引渡案进行长达 7个星期的庭审聆讯。该案是否将成为美中政治角力和贸易战的筹码,也再次受到舆论关注。
本星期三天的法庭聆讯,控辩双方围绕着中美之间的政治博弈打转。孟晚舟的辩护律师指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在孟晚舟被捕后发表评论说,“如果这对达成中美贸易协议有好处,对国家安全有好处,我当然会干预此案。”
律师称,特朗普的话已代表此案有政治因素,美国在滥用司法程序,尽管特朗普下台了,但伤害已经造成了。律师说,是华为在5G通信技术上的领先而被美国视为威胁,故美国当局才对华为和孟晚舟提出指控,要求加拿大逮捕孟晚舟并引渡。

检控官反驳指出,辩方律师称特朗普的言论造成威胁,但并没有依据。特朗普虽发表了言论,但没有造成任何干预或伤害,中美后来也达成了贸易协议。检控官并表示,加美政界和法律界没有人支持特朗普的言论,美国总统拜登上周提到两名加拿大人被捕时就说,“人不应该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称这正是拜登政府的立场;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一直强调,行政不会干预正在进行的司法案件。
检控官反驳辩方律师提出的陈述,是试图把辩论的焦点转移至政客的谈话内容上,但法庭上讨论的应该是事实和法律观点,政治应该留给政客。检控官说,法官要决定的是引渡请求是否合法,至于是否涉及政治因素而需要终止引渡,那是加拿大司法部长的权责。
加拿大律师赖建平表示,加美两国都是行政司法独立运作的,就算是特朗普曾想过或是曾说过要干预,都是无用的:“(特朗普)个人这么多年在哪个事情上是指使别人的?每一个他的下属和同僚,每一个人都只能在法律授权给他的范围内去合法的行动,他们都不可以胡来的,既不可以乱作为,也不可以不作为。”
温哥华律师李克伦(Richard Kurland)也认为,检控官的说法比较站得住脚: “这是一个引渡的庭审案,政治人物在某个时间是否干扰了司法不是现在要处理的。辩方如果没有更好的证据,很难说服法官特朗普仅凭几句话就能终止加拿大司法引渡案。”
案件将在3月15日恢复审讯,预计孟晚舟的律师届时,会以孟晚舟在机场被逮捕时遭到违反正常程序的拘留和质问等“滥用程序”的论述,来进行辩护。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 柳飞 编辑:何平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