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國會公佈臺灣報告書 臺加關係重大突破
加拿大國會出爐"臺灣報告書",全面勾勒加臺關係,並提到"臺灣的未來只能由臺灣人民決定"的堅定主張。
加拿大國會加中關係特別委員會主席丶執政自由黨議員哈迪(Ken Hardie)30日在衆議院上讀出了這份名爲“加拿大與臺灣:動盪時局中的堅定關係”(Canada and Taiwan: A Strong Relationship in Turbulent Times)的報告。
報告內容包括“加國與臺灣互動”(Canada’s Engagement with Taiwan)丶“加國對臺貿易投資關係”(Canada’s Trade and Investment with Taiwan)丶“區域和平與安全情勢”(Peace ”and Security in the Region)三大部分。
這是彙整去年底加臺兩方政府官員和學者專家等人在國會聽證會上的證詞而成。報告在委員會上獲得跨黨派一致通過,提交衆議院全院後,預料可順利過關。
駐加拿大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曾厚仁說,這份報告是臺灣和加拿大斷交逾半世紀後,非常重要的一步。 “臺灣和加拿大有邦交的時候,當然就是邦交國的那一套啊,但是斷交以後這是第一次用這種方式,來全面描述臺灣和加拿大的關係,仔細看一下報告的建議,事實上字裏行間都是非常支持臺灣的。”
報告中有18項建議,除了深化加臺之間的經貿關係外,特別着重於認可臺灣地位和戰略安全的重要性。
例如報告中提到:政府官方用語不應矮化臺灣地位;應明確主張“臺灣的未來只能由臺灣人民決定”;鼓勵國會議員訪臺以促進加臺關係;考慮外交層級的訪問臺灣;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也強調加拿大應優先評估臺灣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CPTPP),以及支持加臺簽署“投資促進暨保障協議”(FIPA),還點名應由聯邦國際貿易部長到訪臺灣簽署。
專精兩岸問題的渥太華大學教授史國良(Scott Simon)說,這份報告最重要的是強調了臺灣地位,也就是加拿大所謂的“一箇中國”,是加拿大“注意到(take note) 中國的一中政策”,但並未承認臺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立場已經讓越來越多人知道,而且報告中提到政府機構不能出現矮化臺灣的用詞,所以很多情況都會改變。
他舉例:“現在的國會議員他們每年都有代表團去臺灣,都是臺灣政府出錢,我蠻樂觀之後加拿大政府也可以出錢了,他們以前就是說有一中政策,所以他們不能用加拿大的經費去臺灣,我覺得這個報告出來會看到一些變化。”
史國良又舉例,加拿大聯邦機構 - 社會科學人文研究理事會(Social Science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網站上一直把臺灣列爲中國的一省,過去他曾反映過這不正確,但該機構未有修正,但如今報告明示“不應該矮化臺灣”,相信未來也會改變。
記者:柳飛 責編:嘉遠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