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響滲透加拿大學術界 加官方提出警告
加拿大學術界受中國干擾和影響的問題引起廣泛關注。阿爾伯達大學和中國機構有近百個合作項目,加拿大創新科技部長和情報專家都對中國可能憑此竊取研究成果提供警告;另一方面卡爾頓大學(Carleton University) 孔子學院院長李徵在國會聽證會上,稱中國沒有涉入孔子學院運作,但他對於達賴喇嘛丶天安門事件和中國人權問題,一概避而不答。
中國的孔子學院被認爲是裹着文化糖衣的紅色滲透,儘管加拿大有大學和教育局陸續終止與孔子學院的合作關係,但仍有一些孔子學院繼續營運,其中包括渥太華卡爾頓大學的孔子學院,該院長李徵(Justin Li)出席國會加中關係委員會聽證時承認孔子學院資金由中國提供,但中國沒有干預運作,自己不用向中國彙報任何信息,決定應聘人員程序也和中國沒有關係,他只聽從卡爾頓大學指示。
但聽證會上國會議員加內特·吉努斯(Garnett Genius)問李徵如果卡爾頓大學邀請達賴喇嘛來訪,他是否會出席歡迎會呢?李徵則說:“我的職位不適合回答這個問題,我對這個假設問題沒有足夠知識。”
吉努斯追問:“我不清楚你所說的知識是甚麼意思?是你不知道這個有名的人物嗎?你說孔子學院主旨是要促進交流和對話,那大學邀請達賴喇嘛來你會如何呢?” 李徵只回應屆時再說吧!
吉努斯隨後又問1989年6月4日當年人在北京的李徵,中國政府是否在天安門廣場上殺害了多達2,500名抗議學生,政府是否行爲錯誤,李徵一開始又重申他是爲卡爾頓大學工作,答非所問,但在吉努斯追問下,他只輕輕帶過說:“我沒有專業知識來證實這個事件,我人在北京,但沒有朋友受害,那是一個不幸的事件。”
有其他國會議員問他是否法輪功學員等一些特定人士不能被孔子學院聘僱?李徵依然顧左右而言他。
加拿大情報人員不僅曾警告中國政府利用孔子學院影響滲透加拿大,還提到中國透過與加拿大大學進行學術合作來竊取知識產權,以增強自己的科技和軍事力量。
加拿大《環球郵報》點名其中與中國關係深厚的阿爾伯達大學,自2005年以來就和中國至少50個國家實驗室合作90多個項目。很多項目涉及將加拿大研發的技術商業化,但主控權在中國,等於加拿大的資金丶人才和技術無形中可以被中國輕易取得。
渥太華大學教授史國良(Scott Simon)表示:“這是非常危險的,中方會說它們擁有60%的股權,加拿大隻佔40%,所以它們控制了一切,而我們談論的是生化丶納米丶人工智能等精密科技。大學資金主要由省府出資,所以我們需要各省政府拿出作爲來監督。”
阿爾伯達省政府已經對該大學的動態表達關注,承認這損害國家利益,因此誓言將採取行動,限制阿爾伯達大學與中國進行一些具戰略意義的科技合作。
今年3月,加拿大創新科技部長商鵬飛(François-PhilippeChampagne)宣佈,渥太華要求大學制定新的風險指南,將國家安全因素納入研究項目的評估和資助中。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 柳飛 責編:嘉遠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