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勢力註冊影響法"在加拿大掀風波
加拿大參議院針對《外國登記處和問責法案》進行討論,反對法案的華裔參議員胡元豹和提出法案的參議員郝薩科斯(Leo Housakos)進行了激烈辯論。
由加拿大參議員郝薩科斯提出的《外國登記處和問責法案》日前進入二讀辯論階段,卻受到華裔參議員的批評。胡元豹認爲,就像上一屆國會中,前議員趙錦榮也曾提出《外國影響註冊法》,這些法案都將任何與中國有機構性聯繫的加拿大人假定是外國代理人或潛在的代理人,所以大到類似華爲這樣的中國企業,小到一個文化社團丶中小貿易商或是留學生,都可能被要求登記。
胡元豹質問郝薩科斯,是不是也同意法案引發的爭議很大?“按照此法,基本上所有合法的丶與中國有聯繫的機構實體都必須要註冊登記,所以之前在微信等社交媒體上傳播的文章中,提到很多機構社團在前國會議員趙錦榮所提出的法案之下都是被針對的對象。你是不是也覺得文章中所說的是正確的呢?”
胡元豹還引用一些例子,稱郝薩科斯這個法案打混水仗,還把中國列爲主要威脅對象。
郝薩科斯則說,中國的威脅是加拿大國安情報都指出來的實證。他也回擊胡元豹刻意用一些極端例子模糊法案宗旨,但法案條文是很清晰的。
“我說得很清楚,如果你的組織機構有收取中國政府的資金,卻在加拿大進行運營,那就必須要註冊。我並不反對這些組織在加拿大運營,只是要先報備。我覺得我們不需要中國資金來協助加拿大的文化機構進行加中文化交流,我們的機構可以自行運作,北京照顧好他們在中國的機構就可以了。”
兩人激烈交鋒大約十分鐘後,另一位華裔參議員鬍子修也發話了。有麥基爾大學研究學者分析去年聯邦大選中,大量文章微信中傳播攻擊趙錦榮,導致趙錦榮落選,隨後引發主流媒體跟進報道。鬍子修駁斥這種說法是子虛烏有。“現在你(趙錦榮)說你受到中國代理機構的影響而失去國會議員席位,但不是這樣的,孟晚舟在溫哥華被捕,你有很好的機會可以選上的。我提醒趙錦榮很多次,但他依然故我。”
奇怪的是,胡元豹上個月主動發一篇文章到加拿大中文媒體,不僅批評外國影響法案和英文媒體報導失實,還暗指趙錦榮在大選中落敗卻輸不起。文中說,微信上對趙錦榮法案的不同觀點“不是虛假信息,而是一種合法辯論”。
趙錦榮隨後也發文回應胡元豹,稱這個案法初衷是保護加拿大利益,而任何法案在加拿大都有充分公開的辯論程序,不明白“爲何加拿大立法者全力捍衛外國勢力多於保障加拿大社會”。
本週二加拿大港加聯、溫支聯、沙省與香港同行和溫哥華香港協進會四個組織也發出聲明,反擊“胡元豹以籠統包攬的用詞去解釋法案中明確定義的特定官員,無疑是試圖誤導公衆對法案的理解,以虛假的包裝恐嚇民衆”。
港加聯主席馮玉蘭更不理解的是爲何胡元豹文章內批評的是英文媒體,卻只發文給中文媒體?“他不膽敢走出去用英語來寫,來接受全體加拿大人的答辯,我說這是非常心虛的一種行爲,我首先給他一箇中文的反駁,但接下來有英語的,不會止於用中文來答辯他。”
去年九月的一項民調顯示,88%的加拿大人支持外國代理人必須註冊。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柳飛 責編:嘉遠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