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邊控措施令投資者望而卻步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 在香港金融圈任職多年的高級主管王忠和被中國當局邊控,不能離開中國大陸。正值多家外企對其在華經營狀況表達悲觀之際, 又爆出商界人士被禁止出境的事件,令投資者深感困惑。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任職日本野村證券香港分公司的高管王忠和被中國政府禁止出境,可能與當局調查華興資本董事會主席包凡一案有關。上海美商協會及中國歐盟商會纔在上週二發表報告,凸顯外企在華經營困境,現又傳出這一消息,令海外投資者對在華運營前景深感憂慮。
報道指出,王忠和1996年從美國華爾街搬到香港,曾任職美林證券、德意志銀行,還有北京中德證券,後來被拔升成爲中國國有銀行"工銀國際"(以下簡稱“工行”)在香港的副首席執行官. 目前, 他沒被拘留,只是不能離開中國大陸。9月13日他曾在社交媒體上透露人在中國青海省旅行,被禁止出境的原因可能和他工行工作過有關,當時工行的董事長是叢林,而叢林是促成工行及華興資本雙邊戰略合作的關鍵性人物. 當時工行向華興資本提供兩億美元的信貸額度,並以該投資銀行的股份作爲質押擔保,但兩家銀行合作完成後,叢林就在2017年離開工行,加入華興資本。
叢林在2022年9月遭中國當局羈押前,曾被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傳喚多次, 時任華興資本董事會主席的包凡,也在半年後、即今年二月底失聯.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包凡是在配合中國政府調查,被拘留的形式相當特殊,叫做“留置”,拘留期間不能見律師。報道認爲,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動反腐行動以來,已有好幾位知名商界人士失聯,令中國商界相當不安. 一些人擔心即便中國政府努力塑造親商的形象,不透明的執法策略,將繼續削弱疫情後經營困難的民營企業。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接受本臺採訪時表示,這和習近平的金融安全觀有關,認爲總有人想搗亂或搞金融政變,他說:“他(習近平)過去十幾年的經營,槍桿子、刀靶子和筆桿子,都比較得心應手,但在搶奪、控制錢袋子時, 遇到挫折和障礙。”
夏明教授說習近平認爲,要穩住中國經濟,就得控制人和財的流動,包括外匯、幫助海外上市、走香港路線逃資的,以及掌握信息的商業諮詢或商業調查公司等,因爲涉及與境外敵對勢力合作唱衰世界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高級商業人士和官員因不明原因遭中國當局拘留,並不少見,但最近幾個月,隨着中國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的失蹤,顯示這種情況已經擴展到內閣部長級別,自叢林,再到包凡以及王忠和的處境,中國當局依舊保持沉默,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也表示不知情。
東京大學的中國專家阿古智子教授以文字回覆本臺採訪時表示,他對野村案的具體情況不清楚,但“隨着習近平政權內部不穩定,權力鬥爭愈演愈烈,一直保護他們的人和勢力被迫陷入不利境地,成爲調查和拘留的對象,這是有可能的。 中國的反貪污腐敗很可能是在特定的人際關係和權力平衡中進行的。”
阿古智子補充說,近日也傳出一名在日本安斯泰來制藥集團工作的高管被刑事拘留,他在中國工作了二十多年,掌握中國政府內部許多重要人脈。他說:〝儘管日本外務大臣在三月份他被拘留後不久就訪問了中國並呼籲釋放他,但以後可能還會被起訴。〝
本臺記者已聯繫日本駐華及駐美大使館,還有中國駐美大使館及野村證券,但至截稿時尚未獲得回覆。(野村證券在香港的分公司隔天表示對此不作出回應)
記者:喬琴恩 責編:嘉遠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