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谈判进展艰难 原因何在?

0:00 / 0:00

美中最后阶段的一轮贸易谈判,将于3月28日在北京举行。谈判议题预计将包括中国进行经济结构性改革、停止强迫美国公司转让技术产权和终止、国有企业提供补贴,以及制定确保贸易协议得到落实到相关机制等。但中国是否会接受美方的要求,还有待观察。

美中贸易谈判目前进入第八轮,漫长而艰难的原因何在?《纽约时报》星期三的报道说,中国方面一直不愿接受美国政府有关改革经济结构、制定确保贸易协议得到有效执行的机制要求。因为这种要求,引发了中国人对始于1840年“百年耻辱”的惨痛历史记忆。但特朗普政府则认为,鉴于中国过去经常违背承诺的记录,这类机制是必要的。

中国对这段历史的记忆,是否困扰着美中两国已延续一年的贸易谈判?美方有关中国停止强迫转让技术产权和终止向国有企业提供补贴等要求,迄今还没有得到解决。但导致美中分歧的最大问题是:美国坚持两国签署一项,旨在确保贸易协议得到切实执行的机制。《纽约时报》披露,这一机制包括,美方若确认中方遵守贸易协议不力,有权向中国施加新关税,而中方不得向美国征加报复性关税。特朗普政府甚至已列出,需要使用这种机制的多种情形。当这种状况发生时,双方代表可以在必要时,把各自的抱怨提交到对方政府的最高级别。

正当美中两国贸易谈判艰难进行,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遭受了美中贸易战冲击之际,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前往欧洲推销“一带一路”,并与同样不满中国不公平贸易的欧洲国家签署了一些贸易协议。

而中国国家统计局3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2月,中国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了14%;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约24%。另据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若美国向中国产品征加的关税被取消,中国2019年进口美国猪肉量将创新高,可能高达30万吨,比2017年的16.6万吨增加81%。报道说,中国大幅度增加从美国购买猪肉,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此举缓解美中两国的贸易争端;而另一个原因则是,中国去年8月开始的非洲猪瘟已蔓延到20多个省区,导致中国生猪存栏数量下降了约15%。

另一方面,美国商务部3月27日发布的贸易数据显示,美国总体贸易逆差额自去年底大幅飙升到近600亿美元后,2019年一月收缩了约15%,降至大约511亿美元。1月份,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额也从去年12月的近345亿美元减少6.4%,创2010年9月以来的新低。数据还显示,美国今年1月份的商品贸易逆差缩减到733亿美元,服务贸易顺差上升到221亿美元。

显然,美国贸易逆差的大幅起落反映了美中互征关税之后,贸易物流状况发生变化,贸易战的威慑效应已经显现。

记者:希望 责编:何平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