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亞峯會與G7峯會輪番上場: 重點搶先看
中國-中亞峯會以及七國集團峯會(G7)即將在本週相繼展開,兩場峯會將重點關注什麼議題?此外,兩場峯會召開日期相近,這是否暗示着未來的國際秩序將成爲已開發國家與以中國爲首的開發中國家的對抗?
中國-中亞峯會即將在週四於西安召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元首都將出席。外界普遍分析,此次峯會重點將聚焦能源供應鏈問題。尤其在俄烏戰爭後,中國意識到俄羅斯深受經濟制裁影響,因此想與中亞國家建立能源供應鏈,以應對若是臺海發生戰爭,中國當前自馬六甲海峽進口能源的路線,可能會因爲西方制裁而受限。
學者:中亞國家將要求中國提供更多“一帶一路”資金
據香港01報道,本週二,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戴兵對即將展開的中國-中亞峯會發表評論,戴兵說:“中國-中亞峯會是中國着眼共同未來、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採取的重要行動。”戴兵補充,在峯會上,中國與中亞將強調互相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共同打擊恐怖主義、以及共同加深在“一帶一路”方面的合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5月8日也提到,中國-中亞峯會“是今年中國首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也是建交31年來六國元首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辦峯會。”
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高級研究員庫珀(Zack Cooper)在接受本臺採訪時告訴記者,在中國-中亞峯會中,中亞國家應該會關注“一帶一路”問題:“中亞國家希望維持中國對中亞的投資。中國‘一帶一路’資金在近年來有下降的趨勢,所以中亞國家會要求北京提供更多資金與資源。同時,會議上,與會成員也會重點探討俄羅斯與中國在中亞的權力互動。”
英國廣播公司17日的報道說,習近平選擇的舞臺不是北京,而是西安。 西安曾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這條連接中國和中亞、中東、非洲以及歐洲的通商要道,也是中國經濟和外交擴張的重要通路。
而十年前,上臺不久的習近平正是在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提出了重振古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計劃。
學者:七國集團峯會將關注中國對全球經濟安全的危害
與此同時,七國集團峯會即將於本週五在日本廣島召開,外界推估,此次峯會將重點關注中國議題。據國際媒體報道,這場峯會將會發布6份成果文件,上述文件不僅會要求中國擔負起“作爲國際社會一員的責任”,也將重申和平解決臺海問題的重要性。此外,上述文件也會提及烏克蘭問題、核裁軍、以及如何面對中國經濟脅迫並提升經濟安全保障。
針對七國集團峯會,庫珀分析七國集團將重點探討中國的經濟脅迫問題並且發佈聲明,不過在聲明中,七國集團很可能不會直接點名中國:“我認爲七國集團峯會傳遞的最主要信息會是維持現有秩序,所以會議上會提到中國,但我認爲提到俄羅斯的部分會更多,尤其針對俄烏戰爭。至於中國的部分,峯會應該會討論如何應對中國不公平的經濟操作以及經濟脅迫,儘管在聲明中有可能不直接點名中國。”
美國華盛頓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印太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在接受本臺採訪時也表示,七國集團成員對中國產生的經濟威脅感到高度擔憂:“七國集團峯會很可能會針對經濟安全議題發佈一個單獨聲明。儘管中國很可能不被點名,但是峯會上的討論以及事後的聲明內容都會顯示成員國對中國的擔憂。七國集團領導人會談及中國經濟脅迫的問題,並討論具體應對措施。他們也將討論境外投資審查的問題 。”
學者:中國-中亞峯會舉辦時機有意與七國集團峯會抗衡
對於中國-中亞峯會與七國集團峯會選擇在相近的時間召開,邁阿密大學政治系教授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告訴本臺記者,這是中國有意與七國集團抗衡:“中國選擇在此時舉辦中國-中亞峯會,意在抗衡公衆對於七國集團峯會的關注。中國已大致放棄影響已開發國家,也就是七國集團成員國。中國會將更專注於提高開發中國家對中國的支持,包含中亞國家。”
對此,庫珀也有近似看法:“我不確定中國-中亞峯會敲定的時機是在七國集團峯會之前還是之後,但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經常在美國從事大型外交活動時也舉辦外交活動,因此我不會很驚訝如果中國特意選擇在此時舉辦峯會,這很可能是中國故意要與七國集團對抗。”
記者:唐緣媛 責編:梒青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