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家屬討債 優勝教育老闆跑路誰該負責?


2020.10.20 17:15 ET
hj1020.jpg 2020年10月19日,大批維權家長及公司員工圍堵“優勝教育”位於北京市中心的總部,要求退款及發放被拖欠工資。(視頻截圖)

 

中國知名培訓機構優勝教育多家實體中心關門停業,引發大批維權家長及員工圍堵在北京的總部,要求退款、發放被拖欠的工資。而除了優勝教育外,還有多家教育機構自去年開始相繼“倒閉”、“跑路”。那麼,有關事件頻發的原因是什麼?

“人去樓空……今天是星期天,正常應該是上課的。”(視頻聲音)

澎湃網星期二發佈的一段視頻顯示,拍攝者早前前往優勝教育上海包頭路校區查看,卻發現室內漆黑一片,空無一物。

優勝教育多所小區紛紛關閉   家長、員工維權討款

另外,優勝教育在北京、成都、天津、重慶、哈爾濱等地的校區也相繼關門停業,同時還出現家長要求退款、員工討薪無果的情況。

憤怒的家長和員工10月19日到優勝教育位於北京光華路的總部維權討要欠款,不過辦公室內空空如也。

 

 

優勝教育的創始人陳昊並未現身,但他此前不久曾短暫通過視頻連線與家長對話,表示自己“對不起大家”,承諾“不管政府怎麼處置,都不會跑路”,還說“會去貸款,找投資機構,想辦法復課彌補大家的損失”。

 

視頻【全國大型教育機構陷財困】 【維權家長員工首都中心示威】

 

優勝教育不孤獨   去年三十二家培訓機構“跑路”

值得注意的是,據《財經》披露,自去年開始,中國國內就有三十二家教育機構“倒閉”、“跑路”,認爲事件頻發源於這些機構利用預定課程收到的學費進行擴張,一旦新招收的學員數量沒有及時跟上,資金鍊很容易斷裂。與此同時,鑑於新冠疫情,培訓機構的線下課程無法正常開展,也是造成他們無法正常經營的原因。

美國民間機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也說,中國家長望子成龍的現象使得課外輔導需求大增,有關市場卻因疫情大幅縮減,又遭遇中國體制的不完善,導致培訓機構紛紛關門大吉。

“教育需求非常地大,(父母們)大家一門心思想讓孩子多上課外的輔導課,變成小神童。但是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疫情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實體店的市場需求消失了,可是開銷你必須要承擔,目前中國國內在破產保護這一塊還是很落後的,企業沒有一個正常的退出機制。”

體制不完善 中小企業陷入困境

除了優勝教育等培訓機構外,近年來隨着中國經濟不斷下滑,企業、工廠經營失敗,老闆捲款逃跑的事件頻發。例如,中國互聯網金融早前出現爆雷潮,大批P2P網路借貸平臺倒閉,負責人卷巨資逃逸,很多企業家也落得惡意詐騙之名。

李恆青表示,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爲創業者的初心始於欺騙,這是中國政府想把責任甩鍋給企業家的心理誤導。

 

2020年10月11日,教育機構“優勝教育”的上海包頭路校區已經是人去樓空。(視頻截圖)
2020年10月11日,教育機構“優勝教育”的上海包頭路校區已經是人去樓空。(視頻截圖)

“當時是習近平和李克強一直在講互聯網金融,所以纔會有那麼多民衆參與投資,把錢交給P2P公司。P2P的創業者實際上是想認認真真的服務中小企業,因爲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在中國非常貧乏,但是風險他們沒有注意到。中國政府監管上有很多失誤,結果他一股腦全都推給這些企業家,說他們剛開始就有壞心。”

各種環境沒保障 中國企業家在“與狼共舞”?

流亡美國的民營企業家王瑞琴告訴記者,“跑路”現象的核心問題在於中國無論是投資環境,還是經濟環境,都沒有保障,民營企業家多是“抱着與狼共舞”的心態。

“中國大陸始終改變不了惡劣的投資環境。比如說我要辦任何一個機構,前期的費用都是很高的。從習近平上臺以來,中國的經濟持續下滑,就是沒有見到拐點,尤其是今年這個疫情,經濟問題就特別突出。就業率低,消費意願低,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講都是雪上加霜。”

她還補充說,中國金融政策以及司法環境都存在嚴重漏洞。

“中國的金融政策長期以來以國有金融企業爲主,給民營企業的支持是很不到位的。例如同樣的貸款,國營企業可能就比民營企業好得多。中國的金融行業永遠是雨後送傘,嫌貧愛富,不能起到對企業雪中送炭的作用。再一個就是司法環境。你在中國做生意,一個很小的民事糾紛都可以隨時轉變成刑事糾紛,瞬間你的人身保障就沒有了。還有,像在美國或其他國家,我企業這次做得不好破產了,但是我可以重新創業,但是在中國這種司法環境,你企業一旦做倒了,就很難再有第二次起來的機會。”

王瑞琴感嘆,大部分“跑路”人士大多是被逼無奈。她建議減少“跑路”的根本辦法還是需要中國政府做出全面反思,系統地清理法規,從根本上改變對民營企業的政策,讓企業家們產生安全感。

 

(記者:韓潔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