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外文藝名被禁 中國影視業有苦難言
近日,中國娛樂圈傳出藝人的藝名不能再使用外文,而要回歸中文名,譬如Angelababy只能叫作楊穎,有評論認爲中國當局將美中對抗延燒至演藝圈已非首例。但外界質疑,強迫藝人改藝名對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又能有多少實際貢獻?
- 沒說"只有一箇中國" 蔡依林遭中國網民出征
- 中國疑再出手整頓娛樂圈 蔡依林等逾1300首歌“被下架”
- 陳奕迅、蔡依林爲醫護打氣 遭利用爲大外宣工具
- 黨媒要年青人重回革命審美觀 學者:爲下一波個人崇拜作好鋪墊
中國編劇汪海林於9月1日在微博上寫道:“楊穎不能再署名angelababy,辣目洋子也必須叫個中國名,是廣電總局的要求,叫外文名或近似外文名的藝名,將不被允許”,而辣木洋子前一日在微博上也寫道,從今日起,他將聽“媽媽的話”,恢復本名李嘉琦。李嘉琦的推文坐實了廣電總局下達指令的傳聞,引起外界熱議。
逼迫藝人改名意在降低國內與外國的聯繫
在中國影視圈工作的李先生告訴本臺,廣電總局這次的舉措是爲了配合黨中央的意志:“廣電總局是中國文化宣傳的機構,在現在中國跟美、日關係不好的情況下,北京想降低演藝圈跟這些不友好國家的連結,以統一國內人民的意志,所以藝人的藝名也必須改成中文。”
廣電總局的命令使中國業者蒙受鉅額損失
李先生也提到廣電總局屢屢發出的限制令,使國內產業苦不堪言:“ 像是先前因中韓政治問題,使中國廣電總局提出禁韓令。影視業者通常在拍攝結束前就要把尾款交給藝人,結果拍攝完成後,卻因爲限韓令不能播出。而韓國藝人已將薪資收進口袋,這些影劇的投資者全部都是國內企業,國內業者要吸收這些損失,損失的金額甚至是韓國藝人片酬的好幾倍。”
雙語說唱歌手、喜劇演員樂樂法利(LeLe Farley)在接受本臺採訪時表示,中國廣電總局此次命令,目的是想與國際進一步脫鉤:“ 或許共產黨不在乎未來經濟體的發展,而更在乎他們穩定,哪怕中國變成規模很大的朝鮮。”
北京想讓中國社會完全杜絕英語使用 可能性不大
同時,樂樂法利也認爲更改藝人藝名這件事意義不大,因爲實際上,中國人民很難在生活中完全斷絕使用英文:“ 我希望他們能貫徹到生活的每個角落,譬如說中國人老用fashion,這個事情很fashion……如果你真的要去封殺中國人的英語,或者是在中國存在的外來名字,我希望他們能做到底……否則你壓根不用去做。”
記者:唐緣媛 責編:梒青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