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網民掀"反對崇洋媚外"挑戰 百萬人蔘與反被禁言

2023.05.23 03:24 ET
抖音網民掀"反對崇洋媚外"挑戰 百萬人蔘與反被禁言 抖音上掀起“反對崇洋媚外”的活動。
網絡截圖/古亭提供

在中國社交平臺抖音,有網民發起"反崇洋媚外"挑戰,然而,當參與挑戰者人數接近一百萬人時,本週二凌晨,網管當局卻刪除了相關內容。

最近一週,抖音平臺有網民發起帶有強烈民族主義色彩的反西方活動,名爲“反崇洋媚外”挑戰。該活動得到了數以十萬計網民響應,截至本週一(22日)晚,參與者超過八十萬人。

本臺記者在抖音上搜索,仍然有網民發佈帶有濃厚民族色彩的視頻,比如抗日電視劇中的口號:“中華民族萬歲,中華民族必勝......將和人民的命運留在一起,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無上光榮。”

週二凌晨,當參與挑戰人數達一百萬時,網民發現相關話題被刪除。抖音網民“無悔”發帖稱,剛刷到一個昨天發的“反崇洋媚外”挑戰被刪了......真不知道平臺是怎麼想的,今天繼續挑戰“愛我中華強我國威”。

 

左圖:中國有網民呼籲政府出臺政策,處罰與外國人結婚。 中圖:網民發起“反崇洋媚外”挑戰被刪,改爲“愛我中華強我國威”。 右圖:有網民抱怨近一百萬人加入“反崇洋媚外”挑戰被禁。(網絡圖片/古亭提供)
左圖:中國有網民呼籲政府出臺政策,處罰與外國人結婚。 中圖:網民發起“反崇洋媚外”挑戰被刪,改爲“愛我中華強我國威”。 右圖:有網民抱怨近一百萬人加入“反崇洋媚外”挑戰被禁。(網絡圖片/古亭提供)

中國政府從幼兒園時期以民族主義教育幼童

對此,抖音網民張女士週二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中國人從進入幼兒園就接受民族主義和所謂的愛國愛中華教育,不允許說西方國家比中國好:“官方的意思是,凡說美國好、西方好、日本好,這些國家比中國好,都是崇洋媚外。官方覺得崇洋媚外不好,這和愛國主義是聯繫在一起的,一些人真的相信官方的說話,也有可能是爲了蹭流量。”

在抖音評論區,有網民發帖稱,希望政府出臺政策,自願和外國人結婚的視爲自願放棄中國國籍。一位稱爲“艾躍進教授”的網民發視頻稱:“你把任何美國總統叫到中國來,他連縣長都幹不了,別說別的,光喝酒就喝死他,你還崇洋媚外,而當今世界,我們崇洋媚外到什麼情況,染黃頭髮,連我們的口頭語言,看看出彩中國人三個評委,范冰冰,她說好不是好,wo、wo跟狗叫似的......”

禁止愛國活動意在阻止事態失控

至於當局爲何要禁止宣揚所謂愛國主義的活動,時事評論人士鄭旭光對本臺說,在中國,任何超出官方控制的行動,即便是宣傳“愛國主義”,當局也會禁止。他舉例說:“比如像你在天安門廣場發起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集會,你試試看。不管是什麼話題,一旦顯示出極強的組織性、煽動性,因爲這種運動很容易把矛頭指向黨國。他們最主要第一怕你上街,第二怕你有組織。他不在於你搞活動的內容,而在於你的形式和能量。”

1949年中共自從建政以來,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成爲對民衆進行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據維基百科介紹,1994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起草、中共中央委員會頒佈的《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次年,民政部即確定了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宣部、共青團中央等多部委聯合發佈百種愛國主義教育圖書。由於綱要中明確提出愛國主義教育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黨的基本路線爲指導,因而被海外學界認爲是共產主義崩潰背景下,中國共產黨主導的務實民族主義政策,對象主要針對青少年。

 

記者:古亭    責編:陳美華 許書婷 嘉遠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