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出版的《新京报》1月9号报道,2011年中国慈善年会以大型专题晚会的形式,揭晓了2011中国年度慈善推动者。会上,112家公益慈善组织联合宣读《倡议书》称,将共同搭建一个权威的网络公益慈善信息披露平台,依据《公益慈善捐助信息公开指引》的要求,为全国公益慈善组织提供系统的信息技术支持。共同推动透明慈善评估标准的建立和实施,积极接受第三方以此为依据开展的评估。
在表示要共建信息披露平台的中国112家公益慈善组织中既包括: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这样的官办公益慈善机构;也包括: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中国血友病康复联合会等民间公益慈善组织。
就目前中国大陆慈善事业的现状,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2011年9月曾经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慈善事业公信力需要法律支撑,但目前立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追责机制缺失,信息披露及中间评价等环节构架薄弱,监督管理机制缺乏等问题。人们期待慈善事业立法尽早出台。
对此,美国民间机构“劳改研究基金会”的中国学者杨莉藜表示,中国大陆近些年来出现慈善机构从事营利活动的现象显示,中国的慈善事业存在严重的问题。
“本来慈善机构性质上是非赢利的。而现在中国的慈善机构成为了一个很大的赢利机构,也属于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如果它管理完全透明化,它就无利可图了。我想最重要的慈善机构还是应该交由民间管理。”
《人民日报》的文章还说,近年来,中国慈善捐赠数额增长较快,但公众通过慈善组织进行的捐赠却大幅度降低。2011年3至5月间,捐赠总额为62.6亿元,6至8月为84点亿元,降幅近九成。与之相对应的是,以政府名义进行的捐赠和点对点的个人捐赠数额却持续增加。
《新京报》的报道说,2011年中国慈善年会还颁发了“中国慈善推动者”奖,包括“免费午餐”等23个项目、城市、和个人获奖。中国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会上表示,“免费午餐”为中国民间慈善做了一个新的典范。自2011年4月2号至今,“免费午餐”已募善款2500多万元,涵盖中国大陆13省区的110多所学校。
旅美中国学者谢选骏认为,中国慈善事业之所以发展欠佳,就是因为许多人对慈善业缺乏信任:
“中国老百姓向慈善事业捐款的意向并不高,因为中国人早就知道,凭着生活经验他就知道中国的慈善机构是一种假的慈善机构。这些所谓的慈善机构都难免逃避不了这种不透明、贪污、言过其实等等。一党专政祸害的。”
中国媒体报道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慈善捐赠达到509亿元,占当年30多万亿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17%,占政府财政收入6800亿元的不到5%。而在美国,2008年的慈善捐款为3000亿美元,占当年美国14万亿美元GDP的2%左右,占美国财政收入3万亿美元的10%。2009年,中国有慈善基金会1843个,而美国的慈善组织超过100万个。英国比较活跃的慈善组织超过16万个,加拿大的慈善组织也有8万个以上。
2009年,中国慈善组织的从业人员不到两万人,而美国慈善组织的从业人员则超过900万,英国也有60万慈善从业人员。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