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天津及西安防疫措施引發民衆抗議
中國各地近期針對新冠疫情所實施的防控措施,引發多地民衆強烈反彈,抗議聲此起彼伏。社會輿論分析,地方政府的所謂動態清零政策簡單粗暴,導致民怨四起。
近期,西安、天津及深圳等地政府面對新冠疫情采取零容忍的封鎖社區,甚至封城政策,受到遭封閉式管理措施影響的居民抗議。民衆因被迫購買高價菜或買菜難等問題與警方發生衝突。本週四(20日),被封閉社區的深圳市筍崗一小區居民羣起反抗,並與公安發生衝突,多名抗議者被帶上警車。此前,天津局部“封城”期間,封控區內的居民因缺少蔬菜等食物,大聲抗議。天津居民上傳到網絡的多段視頻顯示,本週一(17日)晚,天津西青區大寺鎮的大批外地務工人員,因爲沒有食物、喫不上飯,爆發羣體事件。其中一男子站在車頂上高喊:“外地人沒錢喫什麼,我就是要喫飽飯!”大批警察和武警到場,並抓走帶頭抗議的男子。衆多民衆在現場高喊“放人!”
- 疫情言論管控升級 陝西、山東等地網民遭警方處罰
- 中宣部下令官媒宣傳美好生活 營造中共二十大輿論氛圍
- 北京同時面對兩種變異毒株 防疫措施混亂居民無所適從
- 疫情防控、政治維穩:北京冬奧會定向派票不售票
- 西安封城
天津居民龐女士週五接受本臺採訪時說,現在的民衆不像六十年代大饑荒時代,能忍則忍,如果把老百姓逼得走投無路,惟有反抗:
“你要是不讓人喫飯,誰也不幹,你不讓人喫飯,人還活得了嗎,真要被你整死不如和你幹一場,活不了拉倒。左右都是死,你激起民憤,還聽你的嗎,你政府既然封城,就應該把食物分配好,你不準備好食物,你封城,居民喫啥?”
西安居民不滿沒有分派到足夠的糧食
據天津市衛健委通報,截至1月19日,天津全市已有40個封控區。另外,西安市內亦發生了居民不滿沒有分派到足夠的糧食,包圍當地派出所事件。居民說,西安華城國際小區自從12月17日晚上封鎖以來,目前仍未解封。居民被迫購買高價位的“配送菜”。有人被公安打致重傷。聲援者高呼“放人”。
西安居民馮女士告訴本臺,當局全面嚴控微信羣,任何有關西安的負面消息,無人敢發:
“這是變相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現在不許有反政府言論,作爲政府官員,他肯定不許有這種事件出現,不管你發文字也罷,視頻也罷,他們可以通過網監把國內的言論控制住。”
時事評論人士蔡慎坤接受本臺採訪時表示,地方政府動輒封鎖小區,禁止民衆外出,只有在中國現行體制下才能做到:
“我相信在任何一個正常的,或者是把人當人的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出現這種大規模的隔離狀況,中國人真的是從古至今很多情況下都是逆來順受。”
各地方官員爲了保烏紗帽過度的加大防控力度
蔡慎坤說,中國人經歷了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很多人瞭解到公民權利,但是遭難時,多數人選擇沉默,這是當前的普遍現象。一些地方官員看到了這一點,因此在執行中央政策時,層層加碼。他說:
“我相信從國務院的系統來看,他們還是希望用人性化的方式來處理這樣的事情。但是各地方官員爲了保烏紗帽,視疫情爲大敵,過度的加大防控力度。”
時事評論人向偉對本臺說,兩年多來,中國疫情雖然不太嚴重,但是動態清零所造成的第二次災害,給國人造成的心理和身體傷害卻是漫長和永久的。他說:
“中國的清零措施與世界各國的措施不在同一軌道上。世衛組織昨天已經表示,可以儘量取消疫苗護照或測量體溫,朝‘與病毒共存’的方向發展,但是中國堅持清零政策,要按照自己的模式進行,這是一種愚蠢行爲。”
記者:喬龍 責編:溫曉平 許書婷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