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腐窝案 四川遂宁环保局32名官员涉贿


2019.04.17 12:55 ET
1.jpg (网络视频截图)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上台后高调反腐,但公之于众的官场腐败案情却日趋泛滥。在近日,四川一起自称“清水衙门”的环保部门集体受贿案中,连带行政和党组成员竟有多达32名官员涉案。

大陆多家媒体本周三报道,2017年12月,遂宁市纪委对遂宁市环保局启动审查调查工作。结果,遂宁市环保局干部32人被查处。其中,县级干部6人、科级及以下干部4人,包括市环境监测站站长张凯、总工程师付小斌、副局长邹凯、副局长沈剑飞、党组成员杨永生、原局长党组书记梁仲勋、监测站原副站长、监测站原办公室主任、信息中心原干部、环科所原所长等,共收缴违规违纪违法所得632万元。

 

 

报道还公布了嫌疑人主动坦白,并表示认罪的视频。

遂宁作为一个地级市,却出现集体受贿的腐败现象。熟悉环保部门贪腐内幕的黄先生本周三对自由亚洲电台披露中国环保领域的黑幕。他说,环保局利用环评监测、验收等手段,从中收受企业贿赂:

(网络视频截图)
(网络视频截图)

“环境监测站是给各个企业做一些环境监测,还有企业需要做环评报告。他们就可以向企业收费,多一点少一点都可以。要是说到贪污,他们就把环境监测费,比如文章中提到的几百万元,甚至有的地方是上千万元,几千万,他们就把它私自分掉了。”

黄先生说,环保部门大大小小的官员通过收费不入账的方式,私分这些钱:
(网络视频截图)
(网络视频截图)

“他们这个钱不走地方财政,他们就私下把这些钱分掉。还有就是,环保局下属有环评公司,就是专门为企业做环境评估报告的。给一个地方企业做环评必须要在环境评估报告上签字,评估合格这个企业才可得到资质。这样的话,他们就可向企业收取很多钱,揣到自己腰包里面。”

报道指,副局长沈剑飞、张凯等人长期在遂宁市环保局工作。2016年调整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时,沈剑飞、付小斌争相分管环评科,利用职权大搞权钱交易。一是,在环评批复、验收中,大肆收受企业贿赂,收取环评中介机构的好处;二是,在专项资金分配中,利用权力为企业谋利随意分配资金,收受企业贿赂;三是,私定收费标准,收受企业好处后工作走过场;四是,在设备采购中雁过拔毛,内外勾结,围标串标,大肆受贿;五是,利用职权插手企业工程建设,从中收受贿赂。
(网络视频截图)
(网络视频截图)

环保部门贪腐是否跟近日化工厂事故有关?

黄先生还说,环保局官员隐瞒企业安全隐患往往会导致污染事故,甚至爆炸事故:

“环保局借环保督察和巡视的机会制造一些麻烦,说这个企业这个不合格,那个不合格。企业为了生产,就给环保局的人员,局长、副局长、科长送钱,从几千元到几十万都有。有的环保局干部为企业隐瞒包括污染情况,企业就给他们一部分费用,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最近发生的一些化工厂爆炸的情况。”

成都维权人士陈云飞对本台说,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腐败案件只会愈来愈多:

“是制度原因造成的,这么多人贪污腐败,大官大贪小官小贪,制度选择的人只对上级负责。虽然(环保局)是清水衙门,但是他们也有钱,如果不贪就要上缴,所以他们自己先用,吃了再说。”
整个局几乎全军覆没 (网络视频截图)
整个局几乎全军覆没 (网络视频截图)

中国舆论监督网站负责人李新德对本台说:

“很早以前环保局可以说是一个清水衙门,但是不断发展到今天,国家对环保愈来愈重视了,这个部门可不是清水衙门了。它掌握着很多污染企业的生死大权,有一些环保部门就利用职权,吃、拿、卡、要,对污染企业进行包庇。治理环境污染根本就搞不好。”

中国环保部门腐败案件频发的一个重要背景是,近期环保部门的地位得到重大提升,在审批、执法等环节获得了更多权力,对某些事项甚至有一票否决权。当局对污染企业的处罚金,高低之间相差数倍或10多倍。在权力失去制衡下,贪腐和环境污染现象也就难以真正遏制。

记者:乔龙    责编:胡力汉、何平 网编:郭度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