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议员:中美之间是根本上的政治竞争

0:00 / 0:00

中国政府在新疆地区关押上百万无辜的维吾尔民众,不但在国际上遭致广泛的谴责,也触犯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忌讳。美国国会众议员加拉格最近指出,中美之间的竞争是基于价值观不同的政治竞争。

中国政府近年来在新疆地区制造的人权灾难,经媒体广泛报道后,美国朝野对这个问题的讨论逐渐深入。

6月27日,共和党籍联邦众议员迈克·加拉格(Mike Gallagher)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研讨会上指出,新疆问题不仅仅是人权上的,而且揭示了中美竞争关系的本质,

“我们所面临的是一场根本的竞争,一边是倾向压迫的体制,另一边是热爱自由的社会。”

加拉格议员认为,仅把中美之间的竞争看作是经济和国家安全方面的竞争是不够的。他还援引里根总统在冷战时期对美苏竞争关系的说法表示,

“美国的政策必须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基石,也就是西方社会强调的个人自由和尊严,以及出版自由、结社自由、自由企业和政治民主等,相对的则是苏联所崇尚的压迫体制。”

他强调,这种定义完全可以用来概括美中之间的竞争。

加拉格议员的观点反映了华盛顿政策圈层内的一种警觉:中国对新疆的做法正在向全球扩展。他们所关注的不仅是上百万维吾尔民众被投入关押在非法的再教育中心,还有当地政府对新疆民众实行普遍的监控。他们担忧,这种监控体制可能延伸到其他国家地区,并对自由体制造成钳制。

美国国会众议员迈克.加拉格通过视频在“另一种监狱”研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王允摄影)
美国国会众议员迈克.加拉格通过视频在“另一种监狱”研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王允摄影)

人权机构“自由之家”的研究员莎拉·库克在研讨会上提到最近发现的一个微信数据库,

“微信每天产生30亿条数据,它们全部会进行关键词检索,包括“西藏”、“习近平”、“1989”等,而且会有审核。这其中有几百万条数据是来自海外,尤其是英文的数据。这说明了中国的一个技术公司有对外国使用者的监控。”

不仅如此,中国政府近年来更开始大规模地输出他们的监控模式。在一项针对65个国家的调查中,“自由之家”发现了中国对他们的影响,

“在这65个国家中,有36个把政府或媒体高官送到中国进行培训,主要内容是网络管控、新媒体管控,以及利用大数据监控公共舆论。”

其中还有18个国家获得了中国向他们提供的高科技监控设备。美国国际共和学院(International Republican Institute)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发现。

图为2017年11月2日,在新疆库尔勒市,警察站在再教育中心的附近。(AP)
图为2017年11月2日,在新疆库尔勒市,警察站在再教育中心的附近。(AP)

总部设在美国的维吾尔人权项目主席努瑞·图尔克(Nury Turkel)出生在新疆,他在研究中发现,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办法来威胁海外维吾尔人的自由,

“比如经常性的骚扰,用短信、微信、邮件和电话等手段跟维吾尔人联络,威胁他们保持沉默,不要谈论他们家庭发生的事情,尤其是那些被关押在再教育中心的亲戚。”

除此之外,中国政府还采用收买告密者、传播假消息等方式来监控海外维吾尔群体。图尔克说,由于海外维吾尔人受到这些手段的普遍影响,所以现在能听到的有关新疆的事实还非常不够。

针对新疆的严峻形势,加拉格议员提出,应该把人权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柱。这种呼吁也回应了《致命中国》一书作者、白宫贸易与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主任纳瓦罗的主张,即美国应该再次把人权视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价值。

加拉格还建议,在即将召开的G20峰会上,也就是这种最高层级的国家元首会晤中,应该把中国人权问题提出来讨论。

(记者:王允 编辑:申铧) 网编: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