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六四”后流亡海外的天安门广场学生领袖有好几位都信仰了主耶稣。而张伯笠的信仰之路则是一部传奇,他是在经历了长达两年九死一生的逃亡又身患癌症濒临死亡之时,找到了神。张伯笠近日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他怎样从逃亡者成为一名基督教牧师。
张伯笠前年6月曾来旧金山湾区向当地华人传福音,近日他又来旧金山湾区,不仅传福音,还主持他创建的“丰收华夏教会”创会福音大会。“丰收华夏教会”将主要向旧金山湾区的中国大陆新移民传福音,并创造条件把福音传到中国大陆去。
张伯笠原为北京大学作家班学员,他投身89民运,成为天安门广场学生领袖、“天安门民主大学”校长。“六四”后,他被中国政府通缉,历经两年的逃亡,逃到苏联,被苏联遣返,再逃到香港,最后来到美国。
张伯笠这次带来他记述自己逃亡经历的书《逃亡者》,这本书1998年出版,至今已七次再版,发行超过二十万册。并且发行了英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荷兰文、韩文版。张伯笠表示:这本书不仅为基督徒还为许多非基督徒喜爱,因为这不是一本简单记述逃亡过程的书。张伯笠说:“这本书是给不信主的人看的,我关于信仰部分写得很少,可是这本书成了很多人信主的非常重要的传福音。这本书谈的是一个人的命运,我们对命运很无奈,我们没有办法来面对苦难。但一个人有了信仰,就飞跃了,就超越这个苦难了,面对苦难他的人生观就不一样了。很多人通过这本书认识了神。”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教授、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余英时为这本书的2013年版题写了书名。著名作家余杰、刘柠、郑义和前天安门广场学生领袖王丹,为这本书作序。余杰的序言说:出中国的路比出埃及更长。
今年是“六四”二十五周年。张伯笠回首二十五年来,他从天安门广场学生领袖,到逃亡者,到基督教牧师,这漫长的人生之路,是否有些感慨呢?张伯笠说:“感慨是很多了。当时一个追求自由民主的人遭到镇压以后,那种破碎,那种对人生的无望,是通过认识耶稣重新点燃起对人生的盼望。我这本书写了人间的真情:我逃亡过程中见过一百多人,没有人揭发我,他们都知道我的身份,多少人帮助我,今天想起来我充满了感恩。我觉得这个民族的良心没有完全泯灭,虽然共产党在不断的消灭人的良心,可是人们还是愿意活出真诚来。这么多年来我觉得我们的民族是有希望的,就需要有神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而张伯笠对自己的未来,则是希望能够从逃亡者成为回归者:当年带着“六四”的伤痛逃离中国,将来带着上帝的祝福返回中国,去向国人传福音。而他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能够作为基督教牧师重回天安门广场,不是举行抗议集会,而是举行盛大的传福音大会。
以上是特约记者CK发自旧金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