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宣傳日本核廢水可致畸 多地民衆開始搶鹽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處理水排入大海,中國外交部除了向日本政府提出嚴重交涉外,並開動宣傳機器宣傳"核污水排海可致癌"等負面消息,登上微博熱搜。中國各地居民擔心鹽被污染,掀起搶購食鹽的浪潮。
日本政府於本週四(24日)中午啓動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過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的相關計劃。中國各大媒體通過社交平臺發出有關日本核污水可致癌、致畸,甚至造成人體DNA斷裂的消息。封面新聞引述專家稱,日本核污水排放可能造成基因損害。人民網指美國一邊支持日本將污水排放到海里一邊減少進口日本農林水產;新華社則報道指多名福島居民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譴責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違反當初不擅自處理核污染水的承諾。
【中國禁止進口日本海鮮 政治意義大於經濟意義?】
— 自由亞洲電臺 (@RFA_Chinese) August 24, 2023
8月24日日本開始排放核污水,中國宣佈禁止進口日本海鮮。
對日本有何影響?
日本對外貿易主要以汽車爲主,海產品僅佔日本全球貿易不到1%,中國是日本最大海鮮出口市場。
去年日本向中國供應的15.6萬噸海產品僅佔中國188億美元海產品進口額的不到4% pic.twitter.com/zXZJ8ZaHTj
官媒批評日本言論主導輿論場
在中國官媒的報道和輿論的引導下,北京、上海、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地掀起搶購食鹽的浪潮。北京退休公務員吳先生週五對本臺說:“搶購鹽,政府都出來澄清,說鹽是充足的,日本往海里排水要二、三十年,你能搶二、三十年鹽嗎?這些人都是弱智。現在中國所有的餐館都不進口日本的海產品,日料都聲明不用日本的海產,改用本土和歐洲的三文魚等海產。”
【中國大肆宣傳日核廢水致癌致畸】
— 自由亞洲電臺 (@RFA_Chinese) August 25, 2023
【中國各地掀搶鹽浪潮】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處理水排入大海,中國大肆宣傳“核污水排海可致癌致畸”等負面消息,中國人擔心鹽被污染,各地掀起搶購食鹽的浪潮。#搶鹽 #核廢水 pic.twitter.com/QgTMA9CPp7
北京亮馬河一家日本人經常光顧的本格料理服務員對本臺說,昨日起,該店已經停進來自日本的海產,改用本國刺身:“都是一些國內的魚,歐洲的魚也沒有。”
北京業內人士告訴本臺,由於政府突然停止從日本進口海產,對此,許多日本料理店猝不及防,未能提前從歐洲進口三文魚等海產,惟有采用國內水產,給經營帶來一定的困難。
【海鮮變核鮮?中國民衆很焦慮】
— 自由亞洲電臺 (@RFA_Chinese) August 24, 2023
自從日本宣佈將啓動 #福島核污水排放 計劃,引發了中國民衆特別是海鮮市場攤主們的擔心。 pic.twitter.com/Gf6a0hmSFX
官方輿論引導民衆反日情緒
在社交平臺上,有上海的網友稱,本想去買東西,晚上準備喫海鮮,結果一看超市內的海鹽都被搶光了,就連某些價格偏高的鹽產品也空了。對於民衆搶購食鹽。吳先生認爲這是因爲政府的宣傳所造成的結果。他說,民間這一波反日情緒與中國在國際上的被動地位,有着重要關係:“國際環境一不好,民族主義就盛行。國內要轉移居民的注意力啊!把人們引向國際熱點問題如俄烏戰爭、臺海問題,進行引導,連篇累牘天天報道。”
江蘇揚州居民鍾先生告訴本臺,當地也在搶鹽:“昨天下午開始,很多地方開始搶鹽,你們(日本)排了水,網民(中國)可以禁你們(日本)的海產品。”
從搶購大米到食鹽 屢發搶購潮
在中國民間,搶購事件時有發生,比如搶購大米、蔬菜、口罩、感冒藥等。本週五,中國多地政府緊急通告規範食鹽價格,一旦發現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的最高罰500萬元。保定居民劉女士對本臺說,政府自己挑起民衆反日情緒,反令民衆瘋狂搶購食鹽,她感嘆道:“什麼事都跟風,誰家整這一堆鹽幹嘛啊,這種政治手段很卑鄙。”
在新浪微博,關於日本排放核廢水的相關消息和評論週五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排名第一,甚至把廣東一海灘突然湧現大量海蝦也跟日本核污水聯繫上。而在一項有關“你還會用日本產品嗎?”的投票中,投票者需要實名認證。
有外國學者表示,沒有證據顯示日本這次排放的核廢水會對環境或人類健康造成影響。
記者:古亭 責編:陳美華 梒青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