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化工厂爆炸再次突显安全隐患

继8月12号天津港危险品仓库大爆炸事件之后,8月22号,山东淄博一家化工厂又发生爆炸,造成10人伤亡。分析人士认为,山东淄博化工厂爆炸再次突显中国化工企业的安全隐患,安全生产法已经规成为一纸空文。

美国的《纽约时报》报道,8月22号晚间发生在淄博一家化工厂的爆炸,造成至少一人死亡,另有九人受伤。淄博公安局周六晚间发布微博称,火势“基本得到控制”,受害者已被送往医院。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在其官方微博上表示,起因是装有一种用来生产尼龙的化学品的罐子发生了爆炸。

在此之前的8月12日,港口城市天津的一处化学品仓库发生大爆炸,造成至少123人死亡,700多人受伤,另有54人失踪。

淄博的化工厂爆炸使民众愈发担忧中国日渐扩大的化工业,以及在很多人看来可能会危及民众的松懈监管。

北京的环保人士霍岱珊说,中国民众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天津瑞海的危险品仓库距离居民楼只有600米,该公司通过副董事长董社轩的关系,弄虚作假通过了安全评估,而他本人就是天津港公安局长的儿子。这样的权钱交易在中国其它地方也很普遍,而深受其害的当地居民往往无法参与企业的环境和安全评估,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的周边社区民众竟然对该仓库的建设一无所知。他指出,如果瑞海公司当初在兴建时能够征求周边社区民众的意见,而且能够公开仓库危险品的数据,也许天津港爆炸的悲剧就能够避免。

“必须建立公众监督的平台,公开污染企业的各项数据,这样才能发挥公众监督的效应。”

一名自称生活在星期六发生爆炸的淄博润发化工厂周围的网民在网上发短信,这里化工厂太多了,不计其数,空气没法呼吸,水没法喝。

江苏无锡的环保人士吴立红对此表示,尽管中央的有关规定要求企业兴建前的环境和安全评估必须有当地社区民众的参与,所有数据必须及时告知当地社区民众,但是很多企业在规划时,往往就是权钱交易的产物,官商勾结在一起蒙骗民众。在他所在的无锡太湖,2007年发生严重蓝藻爆发后,当地的化工厂很多并没有关闭,仍然在污染太湖,而这些企业后来还被评上了绿色企业,他最近打电话给无锡市环保局,询问这些污染企业为什么被评为绿色企业,享受政府的优惠待遇。

“接电话的环保官员对我说,政府对这些企业的环保评估都是专业机构进行的,但我指出,我是当地最有名的环保人士,为什么这些机构进行的环评我一无所知,而其它公众更是被蒙在鼓里,公众参与的有关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吴立红说,当地太湖水面最近又出现蓝藻问题,社区民众一直在向当局反映周边化工企业的污染问题,但是地方政府不但不解决问题,还把这些企业评为环保先进企业。

“我对环保局说,你们应该更名为环境污染保护局,因为你们保护的是污染企业。地方官员现在为了保住官位,根本无所作为,环保局也是如此,甚至成为污染企业的帮凶,官商勾结在一起打击环保活动人士。”

中国官方新闻媒体星期五表示,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处理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中,有近70%发现了安全隐患。最近几天,因违反安全规章,已有100多家化工企业被勒令暂停经营或关闭。

记者: 高山/责编: 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