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大陆离婚率逐年攀升,从2002年到2015年,离婚率翻了3倍。有评论指,观念的变化是导致中国离婚率升高的一大原因。也有学者认为,离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应引起重视。
中国民政部网站7月11日发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中国大陆共有384.1万对夫妇办理了离婚手续,比2014年办理离婚的人数增长了5.6%。2015年,中国大陆粗离婚率为2.8‰,比2014年增加了0.1个千分点。粗离婚率指一定时期内,离婚的次数或离婚的对数除以总人口数。由于统计总已婚人数较难,所以在计算离婚率时,采用总人口数当分母,计算粗离婚率。
官方中新网7月12日报道说,2002年,中国粗离婚率仅有0.90‰,2003年达到1.05‰,到2010年突破2‰。2015年粗离婚率为2.8‰,这也是2002年的3倍多。报道说,近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变化较大,,对婚姻赖以稳定的条件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比如个人经济地位可能迅速出现变化,加上当前人口流动率越来越高,这导致婚姻不稳定和离婚率的上升。另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中国年轻人,大多为独生子女,很多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家庭责任感,缺乏忍让与宽容的心态,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离婚率的提高。
广东女权行动者肖美丽7月12日接受本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她不认同年轻人缺乏家庭责任感导致离婚率升高的说法。
“我觉得不是年轻人缺乏家庭责任感,而是观念发生了变化。比如古代要求忠君,现在不再要求你忠君了,这是一个观念的变化。这是一种进步。离婚率升高,反映更多人追求自由和独立,不合适就不在一起。”
报道说,以前一个人提到离婚,周围的人会对此议论纷纷,对离婚当事人形成一定压力,如今中国社会舆论环境更多元开放,这也令离婚率升高。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学院社会学教授邓小刚认为,离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应引起社会重视。
“婚姻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观察孩子,你会看到,父母都在的孩子,和单亲的孩子,成长的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有非常深刻的影响,比如孩子走偏路、学习不好啊。这不光是在中国,在美国很多地方也是如此。如果父母离异,对孩子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官媒新华网的相关报道说,在中国大陆,一些夫妻离婚并不是因为情感不和,而是为了报销采暖费、买房、获得拆迁补偿。还有的夫妻想把孩子户口落在祖父母家,以便让孩子进入热点学校,但目前部分热点学校对于孩子户口挂靠在祖父母家的情况,要求只在孩子父母无房的情况下才允许孩子入学,于是一些夫妻就离婚,带着孩子的一方变成“无房户”,以便让孩子能顺利落户热点学区。
(记者:林坪;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