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新闻网的这篇文章主要是抨击文革在一些中国人中间遗留下来的恶劣语言习惯,但也特别提到网上一些人对北京天则研究所的茅于轼教授的谩骂攻击。茅教授在经济学界不愿随人俯仰,曾经对划定18亿亩耕地红线的必要性提出质疑,因此被网上一些人戴上了“汉奸”“卖国贼”的帽子。这些帽子人们都似曾相识:文革的时候刘少奇也戴过这些帽子。但谩骂只是谩骂,终究无损于一个人的尊严;文革有数不清这样的教训,那些现在还以使用语言暴力为乐事的人难道真地视而不见吗?
政治评论家孟玄表示,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性质相同,同都来自毛泽东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
“中国号称是文明古国,其实真正要讲骂人的话也是司空见惯。但是到了文革那个时候,因为它要破所有的文明、破四旧,凡是文明什么的都是资产阶级作风 。到现在为止还在批评小资产阶级意识。所以从毛泽东开始就一直在鼓励阶级斗争,尤其是毛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推翻另外一个阶级,而且是要镇压他们,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的这么一个做法,所以他们就拼命把暴力光荣化。简单来讲就是,毛的政权起来所推崇的都是从暴力出发的。语言暴力或者行动暴力都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搞下来的,到了文革就是发扬到高峰的时候。现在要改正就要慢慢来,人学好很慢,学坏是很快,也很容易的。”
作家董鼎山表示,他知道有的人到了国外之后,还保留着文革式的语言暴力倾向:
“这种人简直就是没有理性的,一到这里他们的做法完全像红卫兵时期一样乱骂。文革时候养成的人性就是到了美国还不能放开,这种语言今天根本不应该存在,他们还是有文革时期留下来的本性,他们现在骂人骂得狗血喷头。人是应该有理性的。文革时期是没有理性的,每个人都像发疯一样乱来。”
作家铁流表示,语言暴力主要表现在一些网站上,目前日常生活中还“不太多”,在平面媒体上也不明显。他说,中国现在有一股毛派势力,叫嚷着要为文革翻案,彻底否定30年;这股势力的立场和主张,可以从“乌有之乡”网站上一窥端倪。铁流说,他曾经在这个网站上看到过对他的朋友茅于轼的谩骂攻击:
“在目前生活当中还比较少,报上的也看不到。网上就比较可怕,有个网站叫“乌有之乡”,攻击茅于轼,说他是老右派、大右派、是卖国贼。茅于轼是个经济学家,我们也是好朋友,见过好几次面。这个网站完全是个文革网站,提出来要跳忠字舞提出来要跳忠字舞、早晚要向毛主席请示汇报,要背他的语录,要念他的书。简直就是文革的翻版。当前,中国有一股很顽强的势力就叫毛派势力,这是非常可怕的。他们不仅是骂,还提出要重新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要打到现在的走资派,要彻底否定三十年。这个网站肆无忌惮,不仅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受到了舆论的支持,受到了官方的支持。”
铁流表示,中国应当批判毛泽东:
“改革开放是跟毛泽东势不两立的政策。毛泽东喜欢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不同了。但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改革开放最大的一个致命伤就是没有批判毛泽东,没有揭露毛泽东的罪恶。”
铁流还说,中宣部对于“乌有之乡”这样的极左网站网开一面,但对于它认为“极右”的言论却很不宽容。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