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马来西亚在过去一个星期连续发生教堂袭击事件,尽管警方已经加强对宗教场所的保护,13号还是发生了印度庙宇遭到不明人士丢掷石头,成为第10宗非穆斯林宗教场所遭到袭击事件。
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锡克教庙宇,遭人丢掷20多颗石头,敲破了教堂门边的镜子,但是没有人受伤。由于锡克教的圣经原文当中,也是使用“阿拉”来形容上苍,令人猜测这家印度庙宇会成为攻击目标和最近争议不断的“阿拉”字眼风波有很大关联。
但是该庙主席古比尔星相信,这只是一项恶作剧,并不是故意挑拨,肇事者只是在抄袭最近一连串教堂袭击事件。该庙宇已经向警方报案,并要求信徒不要随便揣测,以免将事情扩大。
马来西亚高等法庭上个月裁决天主教会可以使用“阿拉”来称呼三位一体的上帝,引起保守穆斯林的强烈抗议,认为有侵犯伊斯兰教的意味,激进穆斯林更是发起一连串攻击教堂的事件,使存在已久的宗教冲突问题再次浮上台面。
尽管马来西亚政府一再保证整个局势已经受到控制,但是一连串教堂遇袭事件已经令驻在马来西亚的外国使节感到不安,正考虑向他们的国民发出旅游警告,直到这场风波解决为止。
旅游部长黄燕燕稍早前表示,在资讯发达时代,教堂攻击事件将影响外国游客选择不到有纷争的国家,这将打击马来西亚的旅游业。
为了安顿民心,警方星期三宣布他们掌握了教堂纵火事件的线索,相信可以很快破案。副总警长依斯迈奥马说,根据目击证人所提供的资料,我们已经掌握嫌犯的外形特征,我们正努力破案,以便将真正的凶徒绳之以法。
马来西亚保守穆斯林坚持认为,“阿拉”是穆斯林所垄断的专有名词,不容许其他宗教共同使用这个字眼。但是中东和印尼的基督徒却可以使用“阿拉”来称呼他们的上帝,比较之下,马来西亚对不同宗教的包容性受到外界高度的质疑。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程婷从吉隆坡发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