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5月底是广东省治理“裸官”的截止期限。近日中国官方不少媒体都报道,广东省委晒出的治理“裸官”成绩单显示:总共1000多名“裸官”被查出,其中200多人选择迁回家人;866名“裸官”被调岗,其中包括9名市厅级官员;仅江门一地,被调岗的“裸官”就达128人。星期一有外电报道。这说明习近平的反腐运动开始剑指裸官。
“裸官”在中国是指配偶和子女均在境外定居或加入外国国籍的公职人员,这些公职人员主要是指国家公务员。广东省对被查出的裸官实行要么从国外接回家人,要么接受调岗,要么提前退休”的“三选一”模式。
中国有媒体近日报道说,所谓调岗就是摘掉裸官的乌纱帽,不再位居领导岗位,使其改任调研员之类的所谓闲职。
广州独立作家徐琳先生星期一对自由亚洲电记者表示,广东省治理裸官的模式虽然有积极的意义,有助于改善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但它只是中国现有体制不变情况下的临时措施,不是反腐的长久之计。
“因为中国现在是一个专制的政权。专制政权的很多政府本身是不合理的。中国要求裸官如何的措施和政策其实就是专制制度下的特殊产物。如果中国实现了民主,这种治理裸官的办法就不可能实施。专制制度有很多漏洞和弊端。所以在防治腐败方面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要真正反腐,中国还得从体制入手,进行政改,实现民主。如果不想从体制入手,不改革体制但又想遏制腐败,中国政府只能采取一些我们广东人所说古灵精怪的手法。”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认为,“裸官”和贪官之间有着相互转化的关系,“裸官”更容易变成贪官,而贪官也往往会选择做“裸官”,所以“裸官”俨然成为外逃贪官的“预备队”。
不过有专家星期一对美联社表示,裸官一旦出逃,带走不仅仅只是不义之财,他们同时还可能卷走国家机密或知识产权,这才是中国政府极为担心的,因为国家机密的泄漏或知识产权的被盗将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
对此,总部设在德国的国际反腐组织“透明国际”负责亚太事务的廖然先生星期一表示他不同意这种看法。
“中国政府清理裸官意义的最主要一点是改善自身的形象。试想,共产党的官员,作为领导干部,如果对中共和中国这个国家的前途都没有信心,他们如何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有信心。就这么简单。人民群众对裸官问题反应比较强烈。有顺口溜说,在中国现在是穷人爱国,领导卖国,富人出国。那些裸官其实兼具着富人和领导的双重身份。他们的子女和配偶都出去了,他们自己也出去了,他们在国外做什么事情,确实也没有人知晓。”
廖然认为,广东省的做法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政府在反腐方面的试点工作,一旦成功是想将来把它作为制度反腐的一部分和反腐的长久之计向全国推广。
“中国的经验一般都是在局部先试点,一旦成功再逐步推向全国。如果广东治理裸官的“三选一模式被中央认为可行,这个模式就可被总结一下,向全国推广。这就是制度反腐建设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截至目前,广东治理裸官的做法还处于“后无来者”情况之下,其他省份并没有跟进。廖然警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国的贪官肯定会采用其他方法,逃避裸官身份给自己带来的问题。虽然如此,廖先生强调,治吏肯定比不治要好,而且一刀切式的治理裸官方式还可能平息外界不少人一直认为习近平反腐只是打击政敌和权力斗争的看法。
(记者:闻剑 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