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猎狐2014”专项行动导致88人落网

0:00 / 0:00

中国公安部日前宣布,全国范围缉捕境外经济犯罪嫌疑犯的“猎狐2014”专项行动启动两个月以来,与国际刑警组织协调共将88人从海外缉拿归案。但有学者认为,中国当局要切实反腐败,遏制贪官外逃,就应该实行官员财产公示等行之有效的反腐败措施。

中国官方新华社日前报道说,自今年7月中国公安部的“猎狐2014”海外追逃专项行动启动两个月来,已抓获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88名,超过去年全年抓获总数的一半,其中10年以上犯罪嫌疑人11名。中国公安部协调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报28个,先后派出境外缉捕行动组32个,涉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不少国家和地区执法部门的支持配合,并实现在非洲、南太平洋、西欧等地的新突破。

报道说,中国公安部的“猎狐2014”专项行动坚持缉捕与劝返同步开展。对外逃嫌疑人较多的国家和地区,组织缉捕行动组赴境外集中抓捕,同时全力开展劝返工作。中国警方相继从美国、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规劝35名在逃境外的中国经济犯罪嫌疑人回国自首。

透明国际亚太部高级主任廖燃在接受本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中国公安部的猎狐行动抓获88名嫌疑犯,可能会对中国贪官外逃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是中国当局抓捕外逃贪官目前面临两个难题。

“第一是因为,中国的司法制度和外国的司法制度并一定相同,中国是属于大陆法系,而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属于普通法系国家,这些国家不一定会遵循中国政府的通缉令,遣返外逃官员。”

廖燃指出,由于中国和美国之间还没有刑事引渡条约和司法互助协议,即使中国政府发出通缉令,美国方面也难以配合。

“第二个难题是,由于很多国家对死刑犯不遣返,而中国的经济罪犯可能会判处死刑,因此给遣返贪官带来了困难。”

中共十八大后加大反腐力度,中国贪官外逃和资金外流问题愈演愈烈。廖燃认为,中国当局在海外辑拿在逃贪官的猎狐行动的同时,应该考虑实施官员财产公示制度。

“辽宁一个小小的科级官员就贪污公款上亿人民币,如果有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就可以尽快发现问题。”

廖燃还指出,中国政府还应该健全限制官员将资产转移到海外的机制。

“这么多的官员携款外逃,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让贪官这么轻松地将资产转移到海外。”

在北京的律师李和平认为,中国公安部的海外辑拿贪官专项行动掀起一场“境外追捕”贪官风暴。现在拘捕了88名外逃贪官是件好事。但是,中国当局应该思考,如何从制度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为什么这么多的资产会汇集到贪官那里?贪官为什么有权力接触到这么多钱?为什么他们能轻而易举地把钱转走?如果只是几个贪官这么做,那还可以原谅。现在是数千个贪官这么做,那就是制度上存在问题。”

(记者:高山 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