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大將二審《愛國主義教育法》 涵蓋臺灣

2023.10.20 12:30 ET
中國人大將二審《愛國主義教育法》 涵蓋臺灣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將審議《愛國主義教育法》。
路透社資料圖片

10月20日至24日,中國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將審議《愛國主義教育法》、《保守國家祕密法》及《慈善法》等多部修訂草案。外界預測,本屆會議還可能發佈"失蹤"國防部長李尚福的任免決定。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言人楊合慶1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本屆會議將審議多部草案,包括《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糧食安全保障法》草案、《慈善法》修改、《保守國家祕密法》和《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草案等。

針對受矚目的《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二審,楊合慶表示,二次審議稿修改主要內容包括:充實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完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的規定,增加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方面的內容,完善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規定,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措施等。

評論:以傳統文化馬甲博取合法性

旅美時事評論人士唐靖遠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分析,中共目前面臨的巨大問題是意識到自身統治合法性的危機,所以人大要通過強化《愛國主義教育法》,特別注重和中國傳統文化融合,藉機復興。

唐靖遠說:“中共意識到,過去在文化大革命毛澤東時代那套紅色意識形態,把所謂封建、迷信的四舊徹底破除,用這方式把自己打扮成新文化、先進文化,欺騙中國人,騙取合法性的存在已破產。如今,習近平在中共黨文化、紅色意識形態套上一個傳統文化的馬甲,以博取合法性。”

2021年6月28日中共建黨百年晚會。(路透社)
2021年6月28日中共建黨百年晚會。(路透社)

《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共5章38條,楊合慶提及,會將中華民族發展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文化遺產、英雄烈士的事蹟和精神等作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並透過發揮文物古蹟、文化遺產、各類博物館、紀念館等的教育功能,利用各種傳統節日組織開展民俗文化活動等方式,增進家國情懷等;特別針對青少年和學校愛國主義教育。

唐靖遠:臺灣是中共合法性的巨大障礙

唐靖遠質疑,當局建立的所謂歷史遺蹟、博物館涉及中共建黨、建立政權,但中國的近代史遭到中共大幅度竄改,如今卻想用這些竄改的內容把紅色意識形態跟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強行嫁接,這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中華民國臺灣”的存在。

唐靖遠說:“中華民國臺灣纔是真正地從清朝繼承了過去中國傳統法統政權,這一直是中共合法性的巨大障礙。這是爲何,中共畢其功於一役,要除掉臺灣而後快的動機。”

臺灣智庫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指出,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法》符合習近平對內政治控制、政治洗腦的目的。該法在二審後頒佈、實行的可能性極高。

學者:口號多於實質 有名目爭搶預算

不過吳瑟致認爲:“什麼中華文化、優秀傳統,這是口號式的內涵。如何去落實法令的規範?如何促進愛國意識?恐怕也是作文章居多,象徵意義高於實質意義。頒佈後,教育機構、相關部門、團體未來爭取任何經費、項目又有所謂名目可處理,許多單位會搶着這些政府項目支撐所謂財源。”

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還包括“增強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對國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等內容。

《愛國主義教育法》推動範圍包括臺灣

吳瑟致說,中國刻意藉助該法凸顯港澳臺是中國的一部分,凸顯“一國兩制”:“凸顯‘一國’概念,強加愛國意識,如港澳不斷強調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對臺灣也強加對內交待意涵。如何對臺灣同胞實行愛國教育?有一定程度困難度,除非臺灣民衆赴中求學、就學有可能面臨這可能性,但對臺灣公民洗腦效果和中國公民應有落差。”

唐靖遠說,中國實質上無法觸及臺灣,卻藉由對臺灣的傳媒和社會進行信息戰、意識形態滲透施加影響,宣示主權,作政治表態。

此外,楊合慶在記者會上還表示,關於《保守國家祕密法》修訂草案,修法內容包括貫徹落實黨管保密原則,完善管理體制機制;二是,聚焦實際工作突出問題,細化定密解密管理要求;三是,回應社會發展需要,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四是,完善制度規範,強化保密監管措施。

中國防長任免成輿論關注重點

唐靖遠還指出,中國人大常委會的本次會議可能涉及人事變更:“最有可能國防部長李尚福消失這麼久,已是公開祕密,可能被調查。10月底,緊接着馬上要召開香山主場論壇,國防部長必須要出來。極可能利用這開會實現一個任免,把李尚福免了之後,可能另外一個繼任者要上來。”

記者:夏小華    責編:陳美華、何平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