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白紙運動 中國官媒選十大新聞褒揚經濟和清零
新華社公佈評選2022年中國十大新聞,包括北京冬奧、香港迴歸二十五週年、經濟表現、清零防控和粉碎臺獨等都被視爲"正能量"新聞入榜。這和國外關注的中國重大新聞如白紙運動、四通橋事件、胡錦濤二十大離場等事件差距很大。
中國官媒新華社公佈其評選2022年國內十大新聞,新華社稱依照時間順序排列,第一則是北京冬奧會舉行,其次是隆重慶祝香港迴歸祖國25週年、堅決粉碎臺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圖謀、中共20大召開、中國太空站建設取得突破、元首外交引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闊步前行、保障和改善民生惠及千家萬戶、江澤民逝世,“科學精準優化完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吊車尾列入第十。
從中國移居臺灣的網絡觀察者佐拉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指出:“我覺得不意外,中共在宣傳洗腦、議程設置和自我包裝方面非常有經驗,所以全世界民衆都要意識到,宣傳就是宣傳,它絕不是新聞。”
中共宣傳非新聞
佐拉分析,真正的新聞,和統治者宣傳的內容差很大,後者要對不明真相者標榜、美化自己多厲害,在經濟和防疫這些引發民怨的議題,和民衆的認知與苦難差距太遠。中共宣傳機器擅於操控議題,對那些“繞不過去的”,就拿另個話題掩蓋,搶奪注意力,或以極少筆墨提都不想提,或用更多筆墨去渲染某些議題。
佐拉說:“有點像厚此薄彼!比如說他們覺得‘白紙運動’不能提,就提江澤民逝世,大費周章去悼念這位老人,號召所有網站把網站介面改爲黑白,這就是轉移注意力的方式。”
佐拉還指出,又如胡錦濤被架離不能提,就使用大量網軍說那是以前的畫面,或瞎說會議結束後胡還在,把事實順序弄顛倒混淆視聽。”
佐拉提到,“中共在操控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上,使用大量技巧、策略,防止中國人民對烏克蘭產生同情,跟臺海策略一致,所以他在很多方面跟俄羅斯保持同一步調,絕不去渲染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議題。”
至於香港迴歸二十五年、臺獨等,放在前三項,比第四項的二十大還提前。佐拉說,“他們把香港、臺灣看成是政治正確的重要議題,所以要把它們塞進去。”
佩洛西訪臺 中共粉碎臺獨和外部勢力干涉成功?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所長沈明室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分析,中國官媒一定會把政府想吹噓的“豐功偉業”放在最前面。但把“堅決粉碎臺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圖謀”排到第三,指的是8月份美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訪臺,中國相關的軍演。
沈明室說:“還是有點美化!它真的有粉碎嗎?二十大之前他有一些演習有保留和限縮,不是很完全展現它所有的能力。這一年兩岸關係,臺海最重要,尤其現在後續還有美國對臺軍援法案、國防授權法等。”
沈明室提到,二十大之後習近平提到敢於鬥爭、勇於鬥爭,展現在各個有領土、領海主權爭議的地區,變成他解放軍敢於鬥爭、勇於鬥爭。“例如中印邊界,12月9日發生衝突,因爲當地部隊想把印度原來的碉堡佔領,另在南海派出殲-11不僅阻擋澳大利亞偵查機,也阻擋美國偵查機,就是一副不惜跟你碰撞,也要阻擋你,這是我的領海、領土,這樣的想法未來會更強烈。”
國際高度關注白紙運動與四通橋示威
海外評選2022中國十大新聞,除清零封控政策外,還以白紙運動、四通橋事件、胡錦濤在二十大被架離等爲重大事件。
沈明室認爲,白紙運動雖然發生了效果,終於不再清零,本來中國政府採取絕對清零、社會清零、動態清零防疫措施就很荒謬,但現在則是“躺平”。
沈明室說:“好!你要停就全部停,有懲罰性去報復白紙運動的意味。你要就給你,你看死這麼多人,但這民怨會不會轉移成另一次白紙運動?或甚至中共那麼多年老的高幹都死了,他們的子女,尤其那些紅二代會不會串連成爲另一股反對習近平的勢力?或反習近平的派系又一次集結?這是很重要的問題,這幾天這樣的情形正動態發展中。”
不過,沈明室也說,習近平現在的作法是,找政治局常委李強、王滬寧負責防疫的工作,某種程度好像可以預防跟切割,將來如果取消“動態清零”出了問題,當然就由他們負責。
網易致敬“扛住生活的平凡人”引強烈共鳴遭封殺
相較中國官媒的十大新聞,中國入口網站網易的年度新聞盤點“致敬每一個扛住了生活的平凡人”視頻,剪輯了各地封城嚴控、疫情下親人死去、病人得不到救助等衆多視頻聲音片段,以及唐山打人、鐵鏈女等,六分鐘長的視頻引起共鳴被網民大量轉傳。
視頻中寫道:“人不是活一輩子,不是活幾年、幾月、幾天,而是活幾個瞬間。致敬每一個扛住了生活的平凡人。”儘管這些紀錄老百姓真實生活的視頻中,並沒有提到四通橋示威以及白紙運動,但如實呈現多數中國人2022年的生活日常,仍然遭全網封殺刪除。
記者:夏小華 責編:陳美華、鄭崇生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