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逝世 曾推動股份制改革
2月27日,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因病逝世,享年92歲。多位經濟學者認爲,厲以寧一生有功有過,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對中國的發展具有巨大影響。
北京大學2月27日發佈訃告:“改革先鋒”獎章獲得者、經濟體制改革的積極倡導者、著名經濟學家、光華管理學院榮譽院長厲以寧因病醫治無效,於27日晚間去世,享年92歲。
在中國經濟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
厲以寧生前積極推動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也是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的理論學者之一。上世紀80年代,他主張以股份制改革來改造傳統的國有企業體制,以資產交易機制來啓動對計劃經濟下的公有制模式的改革。
1991年,厲以寧曾提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指出了避免收入差距過大的重要性,並着重關注稅收調節收入差距的“第三次分配”。此外,他還主持了中國《證券法》和《政權投資基金法》的起草工作。
原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夏業良回憶起1984年,他第一次見到厲以寧的場景。當時厲以寧在北大演講,座無虛席,甚至教室窗戶外也趴滿了聽衆。雖然厲以寧有口吃,但在夏業良看來,仍無損個人魅力。夏業良認爲,厲以寧在當時作爲中年學者,其股份制改革理論的超前性驚動了中央。
“我覺得他是非常了不起的,在那一代學者中,當很多人死守馬克思主義教條的時候,他能夠頂着那樣的壓力,有那樣的勇氣搞股份制改造。”夏業良說:“當時大家認爲股份制、股票市場是資本主義的那套玩意,是腐朽沒落的東西,是反動的。誰要提倡搞這些東西就是讓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在當時看起來很嚴重,甚至算得上罪行。”
夏業良表示,早年厲以寧在各種會議上多次提及股份制改革,他由此得來一個綽號——“厲股份”。這個綽號在當時是貶義的,用來攻擊批判厲以寧大搞資本主義。但隨着鄧小平南巡講話提出改革開放,股份制改革下的中國經濟開始騰飛,這個綽號就由貶義也轉向了褒義。
旅美經濟學者秦偉平認爲,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厲以寧發揮的作用不可否認。但厲以寧不僅僅是一個學者,還是中共的御用學者,是體制內的紅人。
秦偉平說:“但我覺得,國內對他的評價過於高了。據我所知,中國早期富豪很多都是從股份制改造中產生的,把集體、國家資產通過快速的產權改造,將產權據爲己有,在我看來嚴重造成國家資產流失。”
秦偉平說,厲以寧倡導股份制改革的理論初衷是好的,但缺乏配套設施和後續保障,超過3000萬的下崗職工因此失業,生活窘迫,被迫走向社會謀生。
從“厲股份”到“厲暴富” 家族財富受爭議
厲以寧一度受到外界質疑的是,他曾擔任國企改革顧問,並獲得了企業贈與的股份。這使他成爲了上世紀90年代,中國最爲富有的經濟學者之一,外界稱他爲“厲暴富”。
2001年,中國學者韓德強發佈《關於當前股市情況寫給全國人大的一封信》,信中指出厲以寧作爲經濟學家,其子女在深圳從事證券活動,坐擁上億元資產。
秦偉平說,厲以寧晚年已經屬於既得利益者羣體的一員,多數言論在爲既得利益集團背書,包括髮表一些“大力投資房產”、“房地產沒有泡沫”、“取消社會養老保險”等爭議性言論。
夏業良則認爲,學者用知識致富不應該成爲被外界攻擊批判的理由:“有的人說他借股份制改造發了大財,我想客觀評價這個事情。我認爲,後來很多人舉報他,銀監會、證監會、中紀委、監察部,說他家貪腐。但調查半天也沒有對他進行任何法律的處置,我想他的財富在中國應當是合法的。”
夏業良認爲,厲以寧對中國經濟的推動作用無法被抹殺:“股票市場後來出現了問題,貪腐、內部造假,跟他有什麼關係?”
美國羅耀拉大學商學院副院長丁弘彬認爲,上世紀80年代,厲以寧的理論對中國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其晚年只從經濟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發展,而回避了中國政經緊密結合的現實,甚至對知識產權保護、國企壟斷市場等問題避而不談。
他說:“最近的二十年,知識產權保護不足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應該很清楚的,但是厲以寧對此不置一詞。厲以寧常常在講技術創新,做這件事情難道只是產權,不需要保護嗎?知識產權對經濟活動的影響跟效益,這在經濟學研究裏是很清楚的。我認爲,他有選擇性不提的味道。”
在晚年,厲以寧也在致力推動中國的經濟改革。2017年12月,厲以寧在官方中新社主辦的國是論壇年會上曾表示,雖然中國試圖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但障礙重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路徑依賴。他強調,改革不能拖,要將轉變發展方式進行到底。
記者:經緯 責編:何平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