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回应习近平批评

0:00 / 0:00

在北京APEC峰会的美中首脑联合记者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回答《纽约时报》记者有关中国拒绝记者签证问题时暗示,外国新闻机构应对这一问题进行自我反省。《纽约时报》发表社论回应说,该报将继续报道真相,不会迎合任何政府。

《纽约时报》11月13日发表的社评标题是“回应习近平”。社评说,虽然习近平的回答有些拐弯抹角,但传递的讯息非常清楚,他在提醒外国新闻机构,所有的麻烦都是自找的,是因为发表影响不良或引发争议的报道而遭受惩罚,应该通过改变自身来解决问题。

《纽约时报》2012年在刊登了中国政治精英的家族财富的报道之后,中国政府过去两年一直拒绝新的《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发放工作签证,并屏蔽了《纽约时报》的英文和中文网站。

社评表示,该报不打算为了迎合任何政府的要求而变更自己的报道,不论是中国政府、美国政府还是其他任何国家的政府。

在美国的中国评论人士李洪宽表示,实际上西方新闻媒体大多以此为标准,

“纽约时报”这个社评其实是多余的,因为所有西方媒体都是这样。”

纽约城市大学政治系教授夏明介绍说,新闻媒体在民主社会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美国,被称为无冕之王。新闻媒体不但要报道社会经济新闻,更有对政府和权贵阶层进行监督的责任,这和专制国家把媒体当作自己喉舌的思维完全不同,

“杰弗逊总统曾经说,如果要在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和一个没有政府的报纸中选择,他选择报纸。所以在美国,新闻媒体是无冕之王,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纽约时报》的社评表示,该报有挑战美国政府的悠久历史,比如1971年顶着美国政府的压力披露“五角大楼文件”等,而未来也不会改变这种做法做。五角大楼文件是美国国防部对越南局势和美国介入角色的报告,被视为最高级别国家机密,虽然美国总统派人施加压力,但《纽约时报》仍然报道了该文件的主要内容,引起在美国和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2012年以来,纽约时报发表了多篇有关中国高级官员及亲属财富问题的报道文章,其中涉及到总理温家宝、以及邓小平后人等。美国彭博新闻社还报道了习近平家人现状及家族财富,引起了中国当局的强烈反应。《纽约时报》和彭博社的多名驻华记者因此无法获得工作签证。

11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谈后召开了联合记者会。在回答《纽约时报》记者有关外国媒体记者签证问题的时候,习近平表示,外国媒体要遵守中国法律,并强调“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出了问题,就要检查这个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李洪宽认为,这是暗示外国媒体在报道中国问题时,应该顾及中国政府的愿望,

“他的意思就是,你得不到签证,是你自己出了问题,要检查自己。“

夏明教授分析说,和习近平比较,之前的中国领导人似乎对外国新闻机构更开放,习近平的表现咄咄逼人,

“习近平我觉得现在是飞扬跋扈,第一他以为有了权力就可以称霸世界,第二是从普京那里学了很多恶招。但最根本的,我觉得是他已经权力自我中毒,认为有了权力就有一切。“

有西方媒体报道说,在对习近平提出尖锐问题之后,《纽约时报》的记者离开会场后,受到大批外国驻华记者的鼓掌鼓励。夏教授认为,中国当局近来的强硬政策,只能使外国媒体,尤其是西方民主国家的媒体对中国看法更为负面,其结果恐怕和中共所期望的正好相反。

(记者:石山; 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