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制內專家呼籲結構性改革
2019.11.14 15:53 ET
中國經濟下滑趨勢仍在持續之際,中國有兩位體制內專家呼籲應該繼續改革,進行結構性調整。不過有評論人士認爲,中國當局恐怕未必會採納。
由於經濟增長持續下跌,中國央行上個月再次下調中期貸款利率,中國國務院並提前公佈明年地方債務額度,也降低了地方公共建設的最低資金要求。
中國前總理朱熔基的兒子,本身也曾任中國最大投資銀行中金公司CEO的朱雲來,最近在財經雜誌主辦的一個研討會上表示,用大量發行貨幣的方式,無法挽救中國的經濟。這種短期的刺激手段,恐怕只會讓中國的經濟長期陷入困境,並錯過了本身結構性改革的機會。
與此同時,中國進出口銀行前董事長李若谷也表示,中國應該落實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落實改革開放的承諾。他認爲,這是美中貿易糾紛的關鍵問題。
不過,在美國的經濟學者秦偉平認爲,朱雲來和李若谷的這些呼籲,恐怕不會對中國決策者形成影響。
“朱雲來和李若谷在中國政壇甚至是經濟領域都沒有什麼影響力,都是邊緣化的人物,不會對當局政策有太大影響。中國政府先關心的表面上看是經濟,但實際上最重要的是政權的安全。他們在考慮如果經濟出問題,如何能夠維持社會的穩定。”
美國南卡大學貝肯商學院教授謝田(Frank Xie)也認爲,中國政府目前最大的考量是政權穩定,經濟改革並非重點。他表示,中國經濟下滑危機十分嚴重。
“中國經濟實際上已經是有點山窮水盡,隨時會出問題。尤其在金融方面,壞賬的問題、流動性的問題,銀行出現擠兌等等,隨時可能爆發更大危機。”
他分析說,造成中國經濟下滑的原因很多,過去多年來中國經濟在政府幹預下結構失調,以及美中貿易戰都有影響。
美中貿易談判雖然傳出第一階段協議進展順利的消息,但雙方官方都維持謹慎態度。中國海關宣佈從11月4日開始解除美國禽肉的進口限制,恢復進口美國禽肉。
但中國進出口銀行前董事長李若谷認爲,美中之間的衝突,不能指望美國來幫助中國解決,只能靠中國繼續改革開放,和落實以前作出的承諾。
秦偉平表示,目前中國經濟狀況十分糟糕,北京最可能採取的應對措施,可能還是增發貨幣和加槓桿。
“中國政府掌控了所有的資源,他們涉及到執政安全的考慮,雖然知道銀行放水帶來的問題,但沒有其他好辦法,只能是過一天算一天了。以後的問題以後再面對。”
秦偉平表示,經濟起伏週期是自然規律,但中國如果用錯藥方,將產生長期的不良影響。謝教授也認爲,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經歷三十年的持續增長,並未經歷過真正的大型經濟危機,中國政府缺乏彈性的體制,可能將嚴重限制政府的經濟和金融政策選擇空間,這體現了政治體制僵化的深層問題。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華盛頓報道。 責編:申鏵 網編: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