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CBS News)引述多名消息人士证实,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邀请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参加下个月举行的就职典礼。自美国国务院1874年以来,并没有任何外国国家领导人出席交接仪式的先例。
CBS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在当选后的11月初就向习近平发出邀请,但目前尚不清楚习近平是否接受这一邀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四仅回覆,目前没有可发布的消息。
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2月11日报道,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已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 1月20日在华盛顿举行的就职典礼。目前尚不清楚邀请是否被中方接受,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尚未就此表态。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December 12, 2024
特朗普已任命多名对华鹰派人士担任新政府的重要职位。他在竞选期间威胁对中国商品征收超过 60%… pic.twitter.com/xvSRJcjXIe
除了习近平之外,特朗普团队还提出可能在1月20日在国会山接待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可能性。与特朗普关系友好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Viktor Orban)本周造访特朗普位于佛州的海湖庄园后,他“仍在考虑”(still considering)是否出席就职典礼。
符合特朗普青睐“一对一峰会”政治风格
“很罕见,过去没有这样的惯例。”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所长李大中接受本台访问时指出,回顾近年来美中领导人互动过程,自从2017年4月特朗普第一任期邀请习近平至海湖庄园会面,以及2017年11月特朗普访华后,美中领导人未在各自国土上再次会面。而现任总统拜登与习近平2023年的会面,仅因当年度的APEC在美国旧金山举行。
“如果特朗普正式邀请习近平,不管对方是否接受,并不表示他对中国示弱、妥协或让步。而是符合他过去一贯‘王对王’、‘领导人对领导人’一对一峰会的政治风格,创造突破现状的政治能量。正如同他当年愿意与金正恩会面,也是出乎各界意料,”李大中指出,从习近平的角度来看,是否接受邀请需要深思熟虑。这种邀请显示特朗普的非传统行事风格。例如,对于拜登而言,俄罗斯总统普京或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是不能见的人选,但特朗普显然不受此限制。
分析:习近平出席1月就职典礼机率不高
台湾的智库、国防安全研究院国家安全研究所所长沈明室对本台表示,特朗普认为习近平是他的朋友,邀访朋友是理所当然。如果习近平出席,当着他的面,直接要求他改变政策,习近平会下不了台。“合理而言,即使有提出邀请,习近平也不会参加,除非他做好准备。此外,以目前中国国内情势,加上解放军目前又在台海、西太平洋进行大规模演习,在此情况下,习应该不会参加。关键在于谁会代表出席,可能是国家副主席或其他政治局常委。”
美中关税战再起 中国可能采取退让式强硬
路透指出,特朗普已任命多名对中国持强硬立场的人士,担任其即将上任政府的关键职位,其中包括提名参议员卢比奥(Marco Rubio)为国务卿。特朗普曾扬言,除非北京采取更多措施阻止芬太尼的非法交易,否则将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的10%关税。在选举期间,他还威胁对中国商品征收超过60%的关税。
沈明室认为“60%”的关税是谈判,最后的数字不得而知。他预期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已了解中国运作模式,加上中国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内忧外患,所以美国的筹码更多,将会让特朗普的外交手段更灵活。“中国最后就是退让式的强硬,例如宣称坚决不服从,但会以人民币贬值,保护贸易。又或者像是在台湾问题上,只要美国不承认台湾,美国如果继续军售台湾,中国也无可奈何。中国看似在画红线,却是一直在退让。”
台海议题应非美中当务之急
特朗普日前在接受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专访时曾提及,他在专访前一周与习近平通话,两人相处融洽。两人之间达成一项协议,在遏制芬太尼流入美国问题,他可促请习近平在打击毒品走私方面采取更强硬立场。
在专访中,针对台海议题,主持人追问若中国在特朗普总统任内入侵台湾,是否承诺保卫台湾?他答覆:“我不会说”,“而我希望他(习近平)别做这件事(侵台)。”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陶仪芬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特朗普刚上台时,应不会主动提台海问题。至于北京也必须审慎处理,中国当然希望以特朗普的交易性格,在台海能有所斩获。但是,从北京角度风险蛮大的。
“因为台海和平稳定,不光是美国跨党派的高度共识议题,也是亚太区域国家与美国所有的盟邦都有高度共识的问题。北京可能不会在刚与特朗普有和缓互动时,就直接触及台湾议题,”陶仪芬认为,中国不会先触及台海议题,应当只会不断重申它的核心利益与底线的说法,首要任务还是应对棘手的关税与高科技禁令问题。
责编:许书婷、陈美华、梒青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