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財經時時聽:貴州打響地方政府破產第一槍?

2023.04.21
專欄 | 財經時時聽:貴州打響地方政府破產第一槍? 貴州省遵義市的加工廠內,工人正在處理紅辣椒。攝於2021年9月26日。
STR / AFP

聽衆朋友好,歡迎收聽自由亞洲電臺的財經時時聽,我是饒怡明。

近日,貴州突然發文稱,無力化解債務,要求得到中央政府“智力支持”,引發輿論關注。貴州是貧困省份 ,債務壓力一直很大。然而,中國政府多次表示,不爲地方抱孩子,要求地方政府解決自身債務問題。有網友稱,貴州債務問題拉開了地方破產的序幕,也有人認爲,貴州政府的發文是爲了逼迫中央政府幫忙解決債務問題。本期節目將從貴州債務危機談起,瞭解當前中國地方債務的嚴重性和矛盾 。參加討論的嘉賓是旅美經濟學家秦偉平。

貴州地方債務告急 中央不爲地方抱孩子

貴州省政府發展中心4月11號在網站發文表示,該研究中心近期先後赴貴陽、貴安、遵義、畢節、六盤水等地,進行債務化解專題調研,發現債務問題已成“重大而有亟需解決的問題”,但受限於“財力水平有限,化債工作推進“異常艱難”,僅靠自身能力無法得到有效解決,調研組將向國務院爭取“智力支持”,爲化解貴州地方債務提出可行建議。此舉等同向國務院總理李強喊話,期盼獲得中央支持,爭取資金援助。

貴州承認無力解決債務一事,迅速在社交媒體瘋傳,但沒多久文章就被刪除,各大平臺轉載也連續消失。許多網友認爲,此事只是冰山一角,貴州債務問題顯示,中國地方債深陷泥淖。有人認爲貴州公開躺平,要求中央幫忙收拾爛攤子,是不負責任的態度。無論如何,中國地方債務嚴峻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地方債務在疫情期間持續增加,標普全球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未償還債務已經超過總收入的120%,導致中國有三分之二地方政府可能超過中央設定的債務門檻。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政府連利息都無法支付。

根據海通證券的研究,受綜合財力下滑影響,2022年31個地區債務率有所上升。其中黑龍江債務率和增幅均爲第一,其次是天津、新疆、貴州三地。

研究還顯示,地級市債務負擔普遍加重,東西部地區地級市財政實力分化明顯。西部地區以及黑龍江省地方財政收支失衡相對嚴重。黑龍江、雲南、貴州、四川、廣西財政自給率較低的地級市在各省佔比較高。

根據路透社早前報道,中國地方政府債務超過9萬億美元,而且持續增加。國際評級公司惠譽的數據顯示,中國地方藉由地方融資平臺今年到期的海外債增加至7900億美元,創2021年以來新高。

遵義道橋展期20年開先例 城投債海嘯席捲而來

貴州城投債問題突出,數個月前遵義最大城投公司遵義道橋爆出展期20年,成爲一標誌性事件。

2022年12月30號,遵義道橋宣佈155.94億元銀行貸款展期20年,利率從3%調整到4.5%,讓市場最爲驚訝的是,前十年僅付利息不還本金,到後面十年才分期還本,創下債務展期的新紀錄。

遵義道橋財務狀況持續惡化。2022年上半年,總營收6.73億元,同比下滑36%,淨虧損2.86億元,截至2022年上半年遵義道橋的有息負債高達458億元,遠遠高於展期20年的156億元,剩下的300多億元,如何處理,公告裏沒有顯示。但如果以其當前的年收入來計算,未來即便不再借債,全部還清至少需要90多年。

遵義道橋的延期債務雖然只有156億元,對於貴州整體的GDP來說微不足道,但影響深遠,幾乎引發了一場城投債的海嘯。

像遵義道橋這樣高負債又無力償債的城投公司不在少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底,中國已經有31家城投公司存在貸款逾期、欠息或展期現象,分佈在12各省,其中風險貸款超過60億元的有兩家,超過20億元的有六家。

根據財聯社的報道,截至2022年11月,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達到35萬億,而城投債通常是地方政府顯性債務的兩倍,所以推測2022年底中國城投有息負債餘額約達到65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城投的有息債務不只包括標準化城投債券。債券、銀行貸款、非標準化融資(如信託、資管計劃、保理、部分融資租賃)等在內的債務都包括在城投有息債務之內。

省以下政府財政關係矛盾突出

省以下財政體制,是政府間財政關係制度的組成部分。目前中國在這方面存在職權劃分不盡合理,收入劃分不夠規範,有的轉移支付定位不清,一些地方“三保”壓力較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有待提升等問題。

中國國務院在去年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在中央和地方分稅制的原則框架內,遵循完善政府間財政關係的基本原則,理順地方各級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以及政府間收入劃分關係等,逐步建立更爲合理、更規範、財力分佈相對均衡、基層保障更有力的省以下財政體制。

意見明確了以下改革舉措:

一是釐清各類轉移支付功能定位。一般性轉移支付用於均衡區域間基本財力配置,向邊疆地區、欠發達地區以及負擔國家安全、生態保護、糧食生產等職責的重要功能區域傾斜,不指定具體支出用途,由下級政府統籌安排。在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方面,下級政府要確保上級撥付的資金全部用於履行相應財政事權。專項轉移支付,下級政府要按照上級政府規定的用途安排使用。

二是優化轉移支付結構。調整省以下轉移支付結構,增強基層公共服務保障能力,推動落實中央決策部署。

三是科學分配各類轉移支付資金。一方面資金要用在實處,防止資金用於搞政績形象工程。另一方面,強化績效管理,適度體現激勵約束。

以上是本期的財經時時聽,感謝您的收聽。我是饒怡明。如果您對本節目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歡迎寫信到fankui@rfa.org.或我個人推特賬號是RFA_RYM進行聯繫。

那麼就在此祝福各位有個愉快的週末,下次節目再會!

撰稿、主持、製作:饒怡明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