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財經時時聽:淄博燒烤標誌中國經濟出現什麼樣的轉折?

2023.05.12
專欄 | 財經時時聽:淄博燒烤標誌中國經濟出現什麼樣的轉折? 2023年5月2日舉辦的山東淄博燒烤節
法新社圖片

聽衆朋友好,歡迎收聽自由亞洲電臺的財經時時聽,我是饒怡明。

近日,淄博的燒烤文化在全國範圍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其火熱的程度非同小可,可以說是紅透全網,火爆全城!各地書記、市長紛紛組團“赴淄烤察”,學習該市的經營管理。許多地方,比如深圳等地開始效仿淄博解禁地攤經濟。淄博燒烤火紅的背後因素有哪些?淄博市爲什麼能成功打造成文化旅遊新熱點城市?淄博燒烤成爲一個趨勢還是曇花一現?在多地解封地攤經濟,這對拉動內需能起到多大助力?本期節目將對以上話題進行探討。參加討論的嘉賓是旅美經濟學家秦偉平。

淄博燒烤一夜爆紅

在剛過去的五一黃金週,全國景點人滿爲患,而最火爆的就要數山東淄博市,估計吸引了12萬人前往。據稱,當地政府甚至要發公開信“勸退”遊客。

該城市之所以這麼惹火,主要是因爲淄博燒烤一夜爆紅,遊客蜂擁前來湊熱鬧。有網友發段子稱,某一家燒烤店因應付不過來,老闆竟然下跪求原諒。還有段子稱,當地副局長充當服務員,幫忙上啤酒。這些資訊都折射出一個信號,就是淄博實在太火了。

這個現象背後成因複雜,有“抖音時代”的傳播效應,也有疫情三年封鎖導致的報復性消費,還有地方政府求生存求變通的展現。

那麼,淄博燒烤是怎麼火起來的?據瞭解,淄博市政府3月份在北京舉行《名校人才直通車》活動,市委書記馬曉磊親赴清華、北大宣講,邀請學生赴淄博發展。

爲此,他提出免費招待兩校學生在《五一》期間到訪參觀旅遊,包喫包住。部分清華、北大學生開始搜索淄博景點,發現淄博燒烤覺得有趣,於是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上討論,基於算法效應,淄博燒烤愈傳愈紅,一發不可收拾。

淄博政府表現可圈可點

爲了讓外地遊客“淄博趕烤”,淄博各級領導也迎來了一場思想大解放、城市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的大躍進。

據瞭解,淄博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統籌規劃、上下聯動、全城一心”,發佈了致全體市民和廣大遊客的兩封有文采、有格局的公開信。爲了做好日常管理,不出紕漏,每天動員會、協調會、推進會等各種會議都開到凌晨三四點。

淄博多個燒烤檔臨時搭建迎遊客,無牌經營,當地城管卻不再打擊,還在市政府號召下,跟其他公務員捲起袖子,客串服務員等工作。

爲了打造淄博燒烤,該城市免費接送遊客,免費提供住宿,不缺斤少兩,還指定了21條“燒烤”公交專線,以及開通了一趟燒烤專列,過節期間不允許酒店漲價,嚴格禁止出租車宰客的現象。

淄博這場燒烤盛宴,也帶來了人們對於淄博、對於山東認識的改變。

其實淄博曾經是重工業爲主的城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淄博的傳統產業比重達到70%,重化工產業又佔傳統產業的70%。這是一座典型的傳統工業,化工、建陶、醫藥、紡織等傳統產業曾經是該市的立市之本。

近年來,淄博抓住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歷史機遇,推動老工業城市轉型和新舊動能轉換,老樹發新枝,新材料、智能裝備、新醫藥、電子信息等成爲淄博“四強”產業,正在煥發勃勃生機。

在淄博城區走一走,看一看,就會發現,之前多年來被人們貼上的傳統標籤,早已經被撕掉。這座古老的城市,具備了許多網紅氣質,因爲這次燒烤出名,儘管有偶然的成分,但也不完全令人覺得意外。

地攤經濟成爲拉動內需的動力?

近日有報道,深圳宣佈自9月起也不再禁止路邊攤,此前,北京、上海、昆明、杭州等地都已陸續宣佈放寬擺攤規定。根據華夏時報報道,中國開放地攤經濟的城市已達28個。

深圳特區報報道稱,深圳市近日修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允許街道辦事處根據”方便羣衆”,“佈局合理”,“監管有序”等原則,在兼顧居民日常需求和市容美觀有序的情況下,劃定攤商經營場所。符合規定的沿街店家還可以將商品擺在店門口外,招攬顧客。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竹立家對媒體表示,放開“路邊攤”政策值得肯定,這對發展經濟、滿足老百姓日常生活與交流都是有好處的。“路邊攤”本身與城市管理並不存在根本矛盾,只要管理得好,就可以良性發展。當然,這也更考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水平。

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在2020年6月赴山東煙臺考察時,曾形容地攤經濟是“人間的煙火”,“中國的生機”。但當時北京日報等官方媒體出現地攤經濟不適合北京等評論。因此,現在開放地攤經濟可以說是政府對底層人民生活空間的一種”讓步“,類似扶貧的方式,來緩解高失業率可能造成的社會衝突和危機。

以上是本期的財經時時聽,感謝您的收聽。我是饒怡明。如果您對本節目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歡迎寫信到fankui@rfa.org.或我個人推特賬號是RFA_RYM進行聯繫。

那麼就在此祝福各位有個愉快的週末,下次節目再會!

撰稿、主持、製作:饒怡明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