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周(2010年12月4日-12月10日)

1.各界要求释放刘晓波

0:00 / 0:00

奥斯陆消息: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于10日举行的前夕,一批民主活动人士星期四在此间举行聚集,声援、祝贺狱中的中国学者刘晓波获奖,抗议中国政府就此进行的一系列封锁打压。香港多个团体及政党星期天发起游行,要求中国当局释放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并让他和妻子刘霞一同前往挪威领奖。主办团体估计有500人参加了游行。带领游行的人士包括香港立法会议员李卓人、何俊仁及刘慧卿等。他们从香港政府总部门前出发,游行到中联办门外并将黄丝带绑在铁围栏上。美国众议院将在星期二表决一项议案,表彰今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推动中国的民主改革,并敦促中国政府释放刘晓波。哈维尔和图图呼吁中国停止侵犯人权、释放刘晓波。八个国际人权组织和团体星期三发布联合声明,祝贺仍在狱中的中国独立知识分子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并呼吁中国政府释放所有因行使人权被监禁者。

2.中国民间人士遭限制
2010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本周五在挪威奥斯陆举行颁奖礼,中国当局对民间组织及人士展开空前的清查行动。旅居美国的北京爱知行研究所负责人万延海应邀出席颁奖仪式,激怒了中南海高层。北京爱知行研究所因负责人万延海将出席颁奖礼,被当局指涉嫌违法并下最后通牒。主持日常工作的黎雄兵律师被当局勒令全面开放账目及辞职。此外,北京"天安门母亲"张先玲女士周三在公安的陪同下,离京去外地,另有多位律师及维权人士被逐出北京或禁止出门。近期打压异议人士、阻止他们或他们的亲朋好友前往奥斯陆出席颁奖典礼的情况。路透社星期三报道说,原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副主编卢跃刚表示,他的妻子常到香港出差,但现在突然被禁,而当局却不给任何理由,他认为这可能与刘晓波获奖有关。国际人权组织大赦国际估计,随着诺奖典礼的到来,中国现已有超过两百人或被禁止出境,或遭拘禁、软禁。

3. 孔子和平奖
北京消息:在诺贝尔委员会于本月10日举行和平奖颁奖典礼前一天,中国将于9日以颁发"孔子和平奖"进行对抗。美联社星期三报道说,自诺委会宣布中国狱中异议人士刘晓波为今年的和平奖得主以来,中国政府不断表示强烈反对,并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抵制。中国官方的环球时报于11月17日刊文,主张设立中国"孔子和平奖",以对抗诺贝尔和平奖,并强调"要争夺话语权"。美联社说,孔子和平奖评奖委员会主席谭长流说,该组织是非政府机构,但与中国文化部联系紧密。报道说,首届"孔子和平奖"颁奖仪式将于9日、也就是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的前一天举行,获奖人是台湾的前副总统、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因为他为两岸和平搭桥做出贡献。

4.贵州人权研讨会
12月10号是"世界人权日",贵州人权研讨会成员计划举行纪念活动。星期二,该研讨会的多名成员遭到公安传唤或被带离贵阳市区。莫建刚当天上午告诉本台记者,他正在被公安押出贵阳被迫旅游。12月6号晚陈西和廖双元被派出所强行带走。陈西和廖双元和吴玉琴夫妇将被押出贵阳被迫旅游。吴玉琴向本台记者表示,她丈夫被带走后,她也将被带往郊区的邮政宾馆。吴玉琴表示,还有大批民主人士被监视居住,有人被带走。贵州人权研讨会星期二在互联网上表示,随着世界人权日的到来,贵阳警方加大了对贵州人权研讨会及其重要成员的镇压力度。

5.中国为压制新闻自由最严重的国家
国际组织保护记者委员会星期三发布报告表示,世界各地被监禁的新闻从业者人数今年达到14年以来的最高,截至今年12月1日,全球共有145名记者、编辑、摄影记者仍身陷狱中,其中,伊朗和中国各关押了34名记者,成为压制新闻自由最严重的国家。保护记者委员会表示,世界范围内被监禁记者数量的增加是个令人震惊的发展,而这很大程度上是由极个别国家有系统地监禁记者所造成的。该报告指出,中国系狱新闻工作者人数自2009年以来的大幅增加,与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间许多维族和藏族记者遭关押有关。这些记者主要报道近年来的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地区暴力骚乱,而这些题材是不被当局允许的。另外,这些记者往往不被当局承认,使他们更陷于无助。中国和伊朗当局主要使用定义模糊的反国家罪打压记者,包括叛国、颠覆等罪名。

6.矿难
北京消息:河南渑池矿难中的遇难者人数星期三已上升到26人。据悉,发生矿难的是当地义马煤业集团巨源煤业公司的矿井。美联社报道说,事故发生后,矿方最初上报的井下作业人数及遇难人数与目前的数字不符。中国官方的新华社说,矿方违规作业、私自组织矿工下井是酿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事发后矿方负责人逃逸,加之管理混乱,给人数核查制造了较大困难。中国央视报道说,该煤矿管理混乱,事发时找不到领导,而管理层还蓄意隐瞒死亡人数,经过公安部门的追问,井下作业人数由25人变为46人,遇难者人数由13人上升为26人,其中4个人是被转移到其它地方的遇难者遗体。据报道,该煤矿属于整合煤矿,年产15万吨,煤矿已进入技改阶段,违反整合下井人数要求,偷偷违规生产。目前,救援工作已基本结束。

7.141万中国人走进考场竞争国家公务员职位
北京消息:星期天,中国有100多万人在全国46个城市走进考场,争夺1万6千个国家公务员职位。这是中国历年来最大规模的公务员考试。新华网报道说,在许多中国人眼中,国家公务员是最理想的职业: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发展空间大。近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考人数不断创出新高,从2004年度的12万人激增至2011年度的141万人。有分析认为,中国的公务员热高烧不退,最直接的原因是全国就业形势严峻。不过国家各部门的公务员报考情况出现冷热不均。据报道,在财政、海关、税务等热门的部门,上千人竞争一个职位的现象并不鲜见。竞争最激烈的国家能源局职位,报考与录取之比竟达到4961:1;而在西部及边远艰苦地区,由于报考者寥寥无几,许多政府部门则苦于招不到合适的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