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延海評論:中國的血荒和無償獻血形像代表

去年秋天,昆明遭遇十年來最嚴重血荒,病人須自行聯系血源。前者說明我國《獻血法》所依賴的獻血動員系統失靈,後者提高血液傳播疾病的風險,為地下賣血提供可能,從而違反《獻血法》的規定。同時,中國媒體紛紛報道全國各地出現的血荒情況。

2011.08.22

去年也出現了衛生部長陳竺博士為動員民眾獻血而自己做表率違法獻血的事件,因為他的年齡超過了中國法定獻血年齡上限55歲。

日前,北京市出現血荒。據悉,北京市血庫存量僅為4000單位,相當於理想標准庫存的三分之一。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指出,今年入夏以來的連日降雨和“郭美美事件”被媒體炒作後引發的信任危機,讓原本就處於淡季的本市采血“雪上加霜”,7月和8月份的獻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0%以上。

但是,就在中國紅十字會郭美美醜聞事件持續高漲之際,楊瀾擔任中國首任無償獻血形像大使的事情引起網友紛紛議論。2005年6月14日,世界獻血日,衛生部首次聘請楊瀾和濮存昕為中國無償獻血形像大使。

楊瀾原來是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但近年來卻卷入不少造假和涉及腐敗的醜聞。所以,就在北京市血液中心宣布北京市民獻血因為郭美美醜聞而下降10%之際,近期也因為希望工程和中非希望工程引起網友議論的楊瀾也受到公眾懷疑,人們懷疑其擔任無償獻血形像大使是否也會損傷公眾獻血的熱情。

中國政府喜歡找影視明星擔任形像大使,有其積極意義,比如知名度高、有公眾號召力。但是,中國影視明星缺乏獨立自主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的閱歷,缺乏公眾自下而上對其公益慈善心的認同。而同時影視明星大多依靠政府和商界大腕,時常出現一些醜聞,包括來自商家虛假廣告的醜聞、政府腐敗或政府與商家聯合腐敗的醜聞。這就損害了影視明星擔任公益慈善形像大使的意義,反而引起公眾憤怒,因為人們熱愛自己的影視明星,也自然對其參與腐敗、欺騙公眾的行為感到痛心。

筆者認為,中國政府需要就公益形像大使的招募,制定一個全面審核的標准,增加慈善公益心情和公信力的要求,減少知名度和形像的比重。同時,無償獻血,是一項人類團結互助的事業,中國無償獻血形像大使的招募、無償獻血動員和組織工作,需要聽取廣大獻血人員特別是長期無償獻血人員的意見。

不是明星的愛心人士,如果形像適度,善於演說,長期熱心無償獻血事業,也是可以成為形像大使的。因為其普通人的身份,其對大眾獻血熱情的動員,或許效果會更好。

無償獻血動員,是一個復雜的工作,涉及人們對血液、健康和人類互助的認識,需要大量對人們獻血行為和認識上的研究,更需要大量的公眾教育和溝通,而不能簡單地利用行政單位系統來組織,也不能簡單地利用政府控制的媒體和名人來動員。

中國政府應該鼓勵和支持關心無償獻血和血液安全的人們組織起來,建立公民團體,來開展公民自助和互助活動,動員健康公民和近期無危險行為的人們參與無償獻血。通過公民自發團體的努力和建立的公信力,才能成為中國無償獻血工作持久的動力。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