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國搖滾教父"之稱的崔健,89年學運時在廣場唱出"一無所有"支持學生,25年來他一直避談六四,因"嚐到了慘痛的失敗",因此自我審查, "莫談國事"。而哈佛學者﹑六四時還是學生的何曉清表示,事件後她要"撤謊才能生存"。(林樂同報道)
六四事件25年後,《華爾街日報》6月4日刊登了崔健的訪問,他說,一直對六四避而不談,那是一段封塵歷史,並指現在年青年都是同一心理-- "莫談國事"。
他說﹕已經嘗試過一次,嚐到了慘痛的失敗,所以不再提了……這是一種自我施加的觀念,是一種自我審查。
談及中國的審查制度,他說,中國審查非常﹑非常嚴厲……在你提筆寫東西之前,就會開始擔心這擔心那,所以創作者們在寫作之前,就必須妥協。他說這種情況特別恐怖及醜惡。
被問到對當年在天安門廣場的演出,他說當時像一個巨大派對,每個人都很快樂,"我覺得那個時刻會永遠銘記在我的腦海中,我真希望睜大眼睛,將他們全部記住"。
崔健特別提到艾未未,指他很聰明,簡簡單單搞藝術,沒有拉幫結派,但仍然能推動社會前進。
崔健在六四事件後,翌年曾在中國巡迴演出,但之後20多年,崔健被禁止在北京的大型場所演出。
另外,美國國務院於東岸時間6月4日在華府國務院大樓首度舉行六四研討會,邀請了當年的示威學生﹑現為哈佛大學教授的何曉清就六四事件作公開報告。
綜合傳媒報道,長期研究六四事件的何曉清在發表報告時數度落淚。她憶述說,六四時她只有17歲,當時在廣州,事後回到學校,戴上絲帶悼念,但老師說如果不除去絲帶,沒人可以保護她。
她說﹕我不想遭退學,不想進監獄,我很懦弱,17歲時必須撤謊才能生存。
她指當局以複雜手法想除去民眾對六四的記憶,或有意效法亦不希望年輕一代知道事件,對一些事件中的民運人士,或有意效法的人知道,他們要付出代價。
出席會議的還有專責公民安全﹑民主與人權事務的美國國務次卿修爾,他表示,中國政府至今仍嚴厲管制學者﹑記者﹑律師等人士,不容許和平集會,讓人不安,公安還要求記者不能報道相關的新聞。
在倫敦,國際特赦組織英國分部主管艾倫和中國在囚異見份子王炳章的女兒王天安,在六四事件25週年當日,到中國駐倫敦大使館前獻花,悼念六四死難者,但被使館人員粗暴推下台階。一名英國警員目睹事件但無動於衷,稍後才告知各人,花束只能放在使館台階外。艾倫對事件感到震驚,表示會報警處理。王天安對傳媒表示,對事件很失望,她亦被嚇到了。